穿越到50后才知道的心酸

第133章 实打实的副业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至于其他的书也会看,而且以前看的相对比较多,至于现在看不看都一样。
    没有必要非的要看,更何况往后的形势也不好说,还是尽量不要在宿舍里看。
    特别是那些外国书籍,有可能会成为别人眼里的小辫子小把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定时炸弹,想想还是算了吧!
    实在是这个风险太大了,没有必要当着外人的面去冒这个风险,想看或者是想学什么?
    倒不如在空间里,反正在那里看,谁也不会知道谁也看不到。
    而且那里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更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没有必要以身犯险,实在是风险太大,赌不起,搞不好就有可能不是死就是伤。
    能在特殊时间活下来的人,那都是意志非常坚定的人。
    听说当时有好多人是被折磨致死,想想看还是算了吧!真没有这个必要冒这个风险。
    反正在外面,真的没有必要,谁让这个时代,坏人比好人要猖狂,好人都夹着尾巴过日子。
    有时候坏人反而趾高气昂,与平时截然相反。
    既然这样,那何必在知道这个情况下,还要去冒这个险,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还有就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除了专业书籍以外,其他看的最多的也只能是这套书了,和专业无关的书籍绝对不能放在外面看,实在不能去赌他人的心,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好在这套书在接下来,十多年的时间里是最安全的书。
    哪怕就是那些狂徒看到,也不能说什么?做什么?
    反而还会对这本书毕恭毕敬,这样一来,这套书籍就相当于自己的护身符。
    有这么好的事,哪怕不看,也得在床头上放上一本,谁让人心是最难测,在赌不起的情况下,那就别想着去找其他的借口去试着试探他们。
    再说了,自己是真的在那里仔细阅读,又不是放在那里当摆设,既然这样,那就更得好好的读书才行。
    好在主席选集诗集有好多,可以换着来看,而且每一次拜读的时候,都有不同的启发。
    这些启发对自己来说,还非常的重要,看到好的地方,都会在专门的本子上誊抄一遍。
    或者是在那段话的后边写上自己的感想,做读书笔记,这对于自己来说,不光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好习惯。
    特别是那些诗,简直写的太好了,有时候慢慢的品读,感觉身临其境,有种身处其中的感觉。
    这让自己不管是对读书,还是平时写作都有帮助。
    从刚开始到现在,自己投的稿,被越来越多的报刊录用,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真不假,有时候都觉着在没有机会,出去走走的情况下,这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从书中接触到这个世界。
    虽说做不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是依旧可以通过读书了解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人和物。
    哪怕只是冰山一角,也可以,实在是没有太多的途径可以用,只能通过看报,或者是从书中寻找。
    好在并不太过于纠结,只要是书都会看,哪怕有的书看不懂也没有问题,多读几遍,或者是去图书馆查找相关的书籍都可以。
    反正从刚开始的打发时间,到现在真正的爱上读书。
    每天闲着的时候,就会拿起书本来看,这都已经成了习惯。
    还有就是,这几年下来,从第一投稿开始,有幸被报社录用到现在,时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自己发表的文章,是何其的高兴。
    不过也有被退回来的时候,从刚开始一个月被退回来三分之二,到现在不足五分之一,里面的时间里进步很大。
    但是不管怎么说,收获还是不错。
    不光是在文学方面有所提升,就是在写作方面也渐渐找到了方法,以及兴趣。
    更甚者也加入到了作家协会,不过因为年纪尚小,很少参与到其中的活动,所以作家协会里面的人大部分都不认识。
    有因为是学生,平时字学业为重,他们也只是知道这么一个人,并没有太多的人见过。
    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哪怕就是在学校的时候,因为平时很低调,又没有和其他人说起过这事,所以大家到目前为止也不怎么知道。
    好在从一开始收件地址,就是直接写的是家里地址,要不然也不会在大家面前隐藏到现在。
    不过随着文章在报纸上发表,相应的寄回来的不光有报纸,信,还有稿酬。
    说到这个稿酬,还是非常的不错,从刚开始的千字4元,到现在的千字8元,听说还可以更高,可是拿过最高的也就是8元。
    而且也不是次次都能拿到这个数,一个月总会有那么两三次。
    为了能够拿到更高的稿酬,还得继续努力才行。
    起初刚开始的时候,一篇文章可以多投几个报社,只要能发表,给的钱多钱少并不在意。
    但是现在并不满足于这个,谁让这收益也不错。
    有时候都觉着,比时不时担着风险去卖鸡蛋挣还要多,所以这个挣钱的门路能不断就不要断。
    还有就是得小心一些,发表得文章最好是中规中矩,没必要太过于激进,或者里面涉及到不盖涉及的东西,要不然会坏事。
    这也是为什么作家协会里有活动的时候,他们不会想起自己来,实在是太过于规矩,文章太不过于出彩,所以并不受一些大佬的喜欢。
    还在自己并不在意,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于写文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歌颂这个时代美好的句子,不敢有任何的批判性质的词语,就怕到时候被人抓住把柄。
    在这方面可以说小心再小心了,要不然还真不敢写。
    别看钱确实不是很多,至少没有卖鸡蛋的多,可是也不算少,谁让赚这个钱的时间短呢?
    还有就是,在空间里,偷偷的翻译了一些外语书籍,这些书籍都是从废品站搜刮来。
    可以检测自己的外语水平,有些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就能看到,有的没有,也不知道别人有没有翻译,但是不管怎么说,自己暂时也能用到。
    至于以后能不能发表,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只要有时间,也会翻译一些,毕竟学了外语就是要用,最好是能时不时的用用,要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忘掉。
    同时也可以提高外语翻译水平,将来有一天万一能用到的话,也不至于抓瞎。
    有的没有,也不会太过于在意。
    好在看在钱的问题上,时不时的就发表几篇文章,小打小闹的也还不错。
    这几年下来也算是挣了不少,现在也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了。
    不过这个钱还是单独的放起来,并没有和卖东西的钱放在一起,这个主要的就是有个出处和借口。
    谁让随着信封的到来的时候,还有相应的票,可以说这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
    省着为了拿点东西回家,还得找借口,特别是现在还没有工作的情况下,这借口真的太不好找了。
    本来就没有多少的票,即便手里有一些,也是父母省吃俭用留给自己用。
    哪怕就是再多,也不敢拿出来给他们用,省着起疑心。
    因为这个可算是不用担心了,谁让自己本身就不缺票,又加上现成的借口,这不就相当于过了明路。
    至于每次随着稿酬来的票,也都是各式各样,并不会想同,这样一来,能买到的东西也就多了起来,买回家,父母也就不会再问了,不过给的最多的钱,也都就是最常用的票。
    像那种特殊的票并没有,实在是票太过于特殊,而且就是有也不会给自己这种小虾米,既然这样就当做不知道了。
    不过没有特殊票也没啥,谁让他们也会时不时的会寄回来张肉票。
    不过这个肉票的票值也不是很大,都是二两的票,每次都给的也不算多,但是也绝对不算少,不说一斤,怎么也得四两,或者是六两的给,就这也不算少。
    谁让现在每个人,每个月能领到的肉票本来就不多,能有这么多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
    比那些不能经常吃到肉的小伙伴,简直就是太幸福了。
    起初刚开始的时候,有了这个票就会趁着机会,从空间里拿点肉出来,趁着父母在家的时候,做就一起吃,这比那些特殊的票要好的多。
    可是做了没几次后,也就不再哪里做了,实在是不想听外面骂街的声音。
    “贱人就是贱人,不知道偷着干什么缺德事的贱人,要不然怎么会有脸在那里炖肉吃,简直就是畜生不如。
    就只想着他们自己,不会想着生你养你的爹妈?不会看着年幼的子侄身体瘦弱的份上,在那里吃独食,怎么不噎死。”
    就这个,经常能听到,没了不想听,就尽量不选择在家里炖肉菜吃。
    同时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不让肉香的味道飘出去,都是趁着星期天在家的时候,在空间里做好,等下一次回来的时候,直接说是在国营饭店打的肉菜,拿回家里一起吃。
    要不然拿着生肉在家里做着吃,还不让自家隔壁那户闹个没完。
    这几年大人倒是不在闹了,没有想到,但是这小的还真是不知道死活。
    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不管用,只要自家或者是附近邻居做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兄弟几个闻着味准时出现在对方的家门口。
    刚开始吃到还好说,这要是时间长了,大家不会他们吃了。
    那就抱歉了,准会出现在在对方门口骂街,完全不像男孩,反倒是像农村骂街的泼妇。
    起初大家也许看来都是邻居的面子上确实多少会给一些。
    可是时间长了,怎么可能,再一个他们有不知道感恩,所以只要听到他们骂街,就知道他们有眼馋嘴馋,最后还没有捞着好处。
    去年大哥回来的时候,自家兄妹俩偷偷的给他们兄弟几个套过麻袋。
    可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大哥走之前,他们倒是老实了一段时间,可是自从大哥走了以后,没过多久他们又恢复了常态。
    真是这么死猪不怕开水烫,还记得爸爸也说过:
    “没必要惯着他们,咱们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那就偷偷的吃,大不了自家不炖肉,去国营饭店买肉吃,反正怎么吃都是吃到自家人嘴里,总比听他们没大没小的骂街强。”
    “行呀!爸,回头就有我负责买吧!”
    “可以,如果学校食堂里有好的菜就先带学校里的菜,如果没有再去国营饭店里买也不迟,反正肉票一时半会也不会过期。”
    “行,就听您的安排。”
    但是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那就是这几年上边,对于城里知识青年下乡的事,越来越重视,就他们几个准是跑不了,谁让现在工作岗位这么缺呢?
    你们不是闹吗?那就闹好了,反正两家也早就撕下伪装,左右邻居谁不知道谁呀?
    到时候他们下乡,可千万别求到自家跟前,要不然肯定有说法。
    恐怕不光自家,就是街坊邻居也有说法,谁让他们现在都快成了人民的“公敌。”
    所以为了能安稳的多吃几次肉,还是藏着吃的好,再说了,偷着吃肉那才叫一个香。
    谁让现在的情况,每个人能吃到肉的分量还是比较少。
    虽说确实是比前几年要好,那也只是在过年的时候,以前只有一两,现在是二两。
    别看才比以前多出一两肉,可是这要是大户人家,家里人口多的话,那也能至少多出一斤,如果人口还要多,那就不是多出一斤的数。
    这不只是一个数字,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肉。
    是眼睛能看到的肉,不单单只是肉票,是实实在在的猪肉,所以大家都很高兴。
    可是这要是人口少,要是吃肉的次数比别人多的话,那对方会怎么想,这家人肯定有问题。
    他们率先考虑到的是,这家人肯定是去黑市买的高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