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拥有着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
    高原,山林,湖泊,海洋,在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下,也带给人们众多的食物原材料。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这些自然的馈赠。
    同时,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在美食的牵连中,有了许多让人难忘的故事。
    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画面清晰,李宏那浑厚的声音配着解说词,别有一番意境。
    区别于以往美食介绍的模式,“舌尖上的美食”抛弃了其它节目那种炫技的刀工,技巧。
    回归真实。
    以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用美食做为纽带,从民生,经济等等方面,展现各地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共五十分钟的纪录片,一点儿广告植入都没有。
    实打实的干货。
    “舌尖上的美食”里出现的那些菜品,在整个以美食为主的片子里占的比重,也就十多分钟。
    可以说是低到不能再低。
    但就是这么短短的十几分钟,因为加入了人文,历史,经济等其它内容,感觉这些东西更加的让人食欲大开。
    这绝对是一种美食纪录片的创新和展现。
    唯独让李然感觉可惜的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春节拜年习俗影响,首播的收视率才将将达到0.131%。
    比平时标准的收视率0.3%低上很多。
    不过李然只是可惜,并没有影响他的信心。
    不说下午还有重播。
    网络上的推动,也是李然信心的来源。
    果然,在大量的贴子和热搜词,被人为的催动出来后。
    一些看过“舌尖上的美食”的人,开始在网上间歇性的有一些动静了。
    “这个李然是我认识的那个李然吗?”
    “我去,绝了。
    从来没有发现我常吃的甜笋会这么有食欲。
    导演棒棒哒!”
    “央视这也太损了,大过年放这么多吃不着的好吃的。
    我现在在老家就想吃怎么办?”
    “镜头把美食拍的太好了,不说了,口水下来了,春城火腿先吃为敬。”
    “楼上的,我劝你把火腿让出来,希望你好自为之,别不知好歹。”
    “光看不能吃,导演不是人!”
    “李然:人在家中坐,好多黑锅天上来。”
    “真.舌尖上的美味!”
    虽然这里面有很多都是玩笑性质的发言,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来,这个纪录片,确实挺受欢迎。
    下午重播的收视率增长到0.259%,足以说明一切。
    范宝贞难得的在春节期间加班了。
    一是她刚刚升任总监,总要做做样子。
    二是她也想亲自负责一下刚刚上任推进的项目“舌尖上的美食”。
    不找商务广告是范宝贞仔细思考过后才做的决定。
    除了担心新节目会受冷,再就是想给“舌尖上的美食”一个干净的推送。
    但刚刚放送第一集后,许多商务就开始找到纪录频道的头上。
    尤其是两家在“舌尖上的美食”前后播放的食品厂家,更是做出了不管多少钱,他们也要保住现在广告位的保证。
    这种情况范宝贞考虑过,可是真当这种情况出现后,她还是感觉异常的兴奋。
    这说明她的总监位置彻底稳定下来。
    国内的晚会其实都是那么回事儿。
    哪怕是各台的春节晚会,也没有多少新意。
    从而导至晚上在网络上关注“舌尖上的美食”的人多了起来。
    经过了一晚上的发酵,第二天的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播放,收视率直接就到了0.478%。
    这可是近几年纪录频道难得的好成绩。
    要知道除了以前电视不太普及时,纪录片有过几十的收视率。
    近些年最高的一部纪录片“母亲河”,也才到了0.962%,没超过百分之一。
    像是“舌尖上的美食”这种收视率增加趋势的情况,真的是没有遇到。
    李然和范宝贞等人,都对“舌尖上的美食”有了更多的期待。
    “舌尖上的美食”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播出,收视率直接破了0.6%这个热度收视的底线。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可能是因为经过了三四天的人为转化,还有收视热度的强烈。
    收视率竟然直接到了0.954%,仅差“母亲河”一点点。
    国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热闹火热的事情,大家的参与度越高。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收视率轻松破了1%。
    等第六集五味的调和,还有最终章我们的田野播放完毕,收视率高达1.47%。
    着实把纪录片的纪录给拉高到几乎“不可能超越”的地步。
    过年这几天,电视上的内容好像被“舌尖上的美食”给垄断一样。
    央视砍掉不少没有必须播出的节目,都把时段放上“舌尖上的美食”。
    不停的重播。
    说来出怪,收视率出奇的高。
    连一些电视剧时段,都没干过“舌尖上的美食”、
    哪怕“舌尖上的美食”被播放了无数遍。
    而这么火的热度,网络平台也是不甘让于央视之后。
    知道版权还在李然的手中,优优网络的杜天华以与李然的人情,还有和方洁以后的合作。
    拿下了“舌尖上的美食”网络的播放权。
    并且还出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价格。
    “七集三千万。”
    这个天价,不光让李然把前期所有的费用都赚了回来,更让“舌尖上的美食”的热度被炒高到热搜第五。
    等优优正式上线“舌尖上的美食”后,当天的单集点播次数,就破了七百万。
    到了元宵节,总点击量轻松过亿。
    在一次闲聊中,李然还问杜天华,他们优优拿这么多钱买“舌尖上的美食”播放权,能赚回来了吗?
    按杜天华的解释,李然是太小看他们视频网站了。
    凭着“舌尖上的美食”热度,只是一个新会员开通,他们的收入,就不少于的两千万。
    赚那点儿买版权的钱,真不用李然替他们操心。
    在这个年节,李然凭借着“舌尖上的美食”,终于彻底火出了圈子。
    他也得到了一个创作全才的称号。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作品,李然都能轻松拿捏。
    从某方面来说,国内一线的导演,总算有了李然的一个位置。
    而这一年,李然二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