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穿越有些不正经

第365章 太后保媒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慈宁宫。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因为江枫的事情。
    兴帝与太后有些不睦。
    这让兴帝来慈宁宫的次数少了许多。
    今日太后派人来传话,说找兴帝有事相商。
    兴帝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就在高长顺的陪同下,赶到了慈宁宫。
    太后在房内端坐。
    身边除了几个宫女,还有一个叫做小福子的太监。
    跟随太后几十年的老太监,已经被兴帝在大理寺给杖毙了。
    太后身边也不能没有个太监伺候。
    后来太后见小福子还有几分机灵,便把他提拔了上来。
    但太后不知道的是。
    这位叫做小福子的太监,能够进入太后的法眼,皆是高长顺安排的缘故。
    小福子本来就是高长顺的人。
    如此一来。
    太后的一举一动,高长顺基本都能掌握……
    当日太后与李永源密谋,想要弹劾江俊彦。
    就是这位小福子把消息传给了高长顺,才令江枫提前得知了李永源的计划。
    兴帝见到太后,依然是大礼参拜。
    “儿臣拜见母后。”
    太后看着兴帝有些斑白的头发,心里也不禁一酸。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
    “不知不觉,皇儿也老了,都有这么多白头发了……”
    “国事虽重,但也不可整日操劳。”
    “也要想着爱惜自己个身子才是。”
    兴帝垂首道:“母后说的是。”
    “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太后抬手虚扶道:“皇儿,快起来坐下。”
    “母后让人炖了些参汤。”
    “一会你喝上一碗,也好补补身子。”
    “谢母后。”
    兴帝起身后,坐在了太后身旁的椅子上。
    “不知母后此次让儿臣前来,所为何事?”
    太后皱眉道:“李家因为一个家主之位,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本宫与李家同气连枝。”
    “不能眼看着李家的百年基业,就这样分崩离析。”
    “本宫有意扶持李永源的长子李元胜,坐上家主之位。”
    “但李元胜资历不足,恐怕还是不能服众。”
    “本宫希望皇儿能把李元胜安排到詹事府任职。”
    兴帝闻言,不禁皱了皱眉头。
    为了兴国的将来。
    詹事府里每一个职位的安排,兴帝都是慎之又慎。
    其中的一些重要的职位。
    兴帝都是由内阁与六部的官员兼任。
    詹事府内的成员,可以说基本都是太子周睿未来的班底。
    此时兴帝听闻到太后的请求,不禁有些犹豫。
    如今李元胜在鸿胪寺,官拜鸿胪寺少卿
    已经是从五品的官职。
    若是把李元胜安排进詹事府,恐怕也不能安排太低的职位。
    太后见她一个小小的要求,兴帝都不能痛痛快快的答应,心里不禁又是一阵火大。
    但为了让此事能成。
    太后只能压住心里的愤怒,继续劝道:“皇儿,李永源被叛贼所害,也算是因公殉职。”
    “你也应该有所表示才好。”
    “若是什么都不做,未免显得皇家无情。”
    “提拔李元胜进詹事府,也算是显示皇恩浩荡之举。”
    “此事还用得着你如此犹豫?”
    虽然是李永源在家中被反贼所害,但多多少少都有些为国捐躯的意思。
    兴帝当然不会一点表示都没有。
    本来他只是想着,给李永源的两个儿子封个虚职,此事就算过去了。
    但兴帝却没想到。
    太后竟然想把李元胜安排进詹事府。
    此刻兴帝见太后隐隐有发怒的苗头,只能无奈的点头道:“母后所言极是。”
    “明日儿臣便着手安排此事。”
    见兴帝答应了,太后脸上这才露出了点笑容。
    “对了,昨日颜国公夫人来找本宫。”
    “想让本宫给她孙子保一桩媒。”
    “颜国公浴血奋战,一直在边境守卫着大兴江山。”
    “如今大兴能有如此安定的局面,颜国公居功至伟。”
    “本宫实在是不忍拒绝,便把此事应了下来。”
    兴帝不以为意的笑道:“颜国公的孙子……好像是叫颜乐康吧?”
    “他这是看上哪家的闺秀了?”
    太后笑道:“他看上你的宝贝女儿萱儿了。”
    “欲娶萱儿为妻。”
    兴帝闻言,顿时愣了半晌。
    颜国公坚守兴梁两国边境几十年,没让兴国丢失了一寸国土。
    一直到颜国公临老了。
    这才回到了京城,颐养天年。
    颜国公卫大兴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说是劳苦功高,绝不为过。
    所以兴帝对于颜国公的请求,还真不好拒绝。
    而且把皇家的公主许给这些守边大将的后代,以慰其功劳,这都是常有的事。
    但只可惜颜国公的孙子颜乐康,却不是什么好货色。
    由于缺乏管束。
    颜乐康变得比周俊还混蛋……
    平时颜乐康在京城闲的蛋疼,经常带领一帮狐朋狗友,到处惹是生非。
    若是让长乐公主嫁给这样的一个人。
    兴帝还真是有些舍不得。
    但若是直接拒绝了,恐怕还会寒了颜国公的心。
    老子为大兴拼了一辈子。
    没让梁国的大军跨进兴国边境一步。
    想让孙子娶个公主,怎么了?
    见兴帝沉思,太后有些不耐的道:“皇儿,这还有什么要考虑的?”
    “颜国公为了大兴。”
    “几十年来,回京的次数屈指可数。”
    “颜国公临老了,就这一个要求。”
    “你若是还不答应,让其他守边的将领怎么看?”
    “况且梁国使团过些时日,也快来京了。”
    “据说此次梁国的太子亲至,打的就是萱儿的主意。”
    “若是成了这门亲事,到时候也少了许多麻烦。”
    兴帝喟然长叹了一声,缓缓道:“母后说的是。”
    “等一会儿臣便把萱儿叫进宫,问问她的意见。”
    “若是萱儿没什么意见,再回颜国公府吧!”
    兴帝对于长乐公主,的确是疼爱无比。
    在太后已经答应的情况下,仍想问问长乐公主的意见。
    太后闻言,顿时大怒。
    “皇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这天底下嫁娶之事,都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什么时候轮到儿女们自己做主了?”
    “你作为一个皇帝,更应该以身作则。”
    “若是让此事传出去,天下人纷纷效仿,岂不乱了纲常?”
    “这种罪过,你担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