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刀没有砍在自己身上。
    那是不会觉得疼的。
    若刀没有架在自己的脖子上。
    那也不会觉得害怕的。
    李承乾说的话,或许没人会觉得怎样。
    难不成,他真能带着他那一千来人打过来?
    别让人笑掉大牙了。
    故而,奚王宇文元良也没把这当回事儿。
    每日依旧该吃吃该喝喝,该享受享受。
    可当苏定方率领五万大唐精锐甲士抵达奚族边境时。
    他那里还能坐得住了?
    当日便召集大臣,在王帐之内探讨此事,赵有林赫然在列。
    若问他为何在此,为何就在半年之内,成了奚族高官了呢?
    这一切,还要从之前救了他那位叫宇文晴英小丫头了。
    前文提到过,奚族乃是鲜卑宇文氏建立的。
    而这丫头在契丹族的领土,却有着宇文的姓氏,任谁不得往上面联想一下?
    赵有林不是傻子,自然也是晓得其中内情的。
    而他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偷女人心绝对是一把好手。
    曾几何时李听雪那样的女人都被他吸引,就更别提旁人了。
    相处之下,不多时日,在两人私定终身那晚,宇文晴英便将身世与赵有林说明。
    正如赵有林所料想的那般,宇文晴英正是奚族王室成员。
    只不过,他是前任奚王也就是现任奚王哥哥的女儿。
    在唐灭北漠之后,奚族王庭也发生变革,前奚王宇文东庭为其弟宇文元良所斩杀。
    宇文元良自立为王后,便立刻对宇文东庭的妻儿老小展开追杀。
    好在忠心部将以死相护,宇文晴英与其哥哥才得以逃生。
    将她安顿在那山洞当中后,她哥哥便只身前往契丹部图谋获得契丹的支持,以此复国。
    再后来,她就遇见了慌乱中逃入山谷的赵有林了。
    小丫头说这些的时候,丝毫都没有注意到,赵有林的眼神已经变了。
    沉浸在爱情当中的她,还在天真的畅想着与赵有林的未来。
    她几乎没有一点防备的,将她哥哥与她说契丹已经答应帮他们复国的事情告诉给了赵有林。
    果然,陷入爱情的女人,都是傻子。
    奈何这女子的一片真心给了李承乾口中的一条狗。
    正所谓,我将本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不出两日,赵有林便将宇文晴英带到了宇文元良的面前。
    并且当着她的面,说出了契丹与这兄妹俩勾结之事。
    宇文晴英自是倒霉了,被丢入大牢后生死不知。
    同一时间,宇文元良也马上派遣使者质问契丹。
    计划已经暴露。
    契丹还能怎样呢?
    没几日后,契丹便送来了宇文晴英哥哥的人头。
    赵有林有功与奚族被宇文元良亲赐伯克官位,统领骑兵五千驻守桑干。
    然后就有了后来,赵有林引兵在李承乾面前招摇的景象。
    旁的不说,单凭他这不清不楚的上位史。
    就不知他有何颜面,跑到李承乾的面前耀武扬威。
    ……
    此刻,奚族几位大臣矛头也直指赵有林。
    声称汉臣误国,并述说北漠突厥的赵德言便是个响当当的例子。
    颉利因重用赵德言在其部内大兴汉法,摒弃祖制,致使偌大个突厥分崩离析。
    这事儿虽说已经过去数年时光,却也依旧如雷贯耳。
    宇文元良的目光中,未免也开始带起审视目光去看待赵有林。
    见状,赵有林赶忙下拜:“我对王上之忠心,日月可照,天地可鉴。”
    “若非他唐人缕缕越境挑衅,我也不会带兵前去震慑。”
    “只是那李承乾欺人太甚,不止杀我军卒还狂言让王上亲自去道歉。”
    “若王上要因此怪罪于我,那便斩了我吧……”
    旁的不说,赵有林这演技绝对堪称影帝了。
    一番言辞声泪俱下,着实一副忠臣表现。
    那宇文元良见了后,也是心生感慨,觉得自己不该怀疑他。
    宇文元良摆了摆手道:“罢了罢了,你也是一心为我奚族着想,这事不怪你。”
    “可现如今,中原甲士已然压境,诸位觉得此事应如何处理?”
    一位奚族谋士从人群中出列道:“我觉得,王上不应逞一时之威风与唐贸然开战。”
    “如今,唐灭北漠吐谷浑,正是士气宏盛之际。”
    “若我军在此时与唐交战,势必会给我族人带来惨痛的代价。”
    “所以,我建议大王主动向唐求和。”
    不等宇文元良说话。
    赵有林便开口了:“明明是他们率先欺压我们,反到让我们先去道歉,这是何道理?”
    “此等作为,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若真那样做了,契丹也好,高句丽也罢,乃至是室韦、靺鞨等族又会如何看待王上?”
    “以后我奚族还如何在各族中立足?”
    北漠突厥被灭后,奚族接纳了许多来自突厥的旧民。
    因此,这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族,一跃成为了个拥兵超过五万,族人近百万的大族。
    毅然有一种要成为东北三番之首的趋势。
    而赵有林的话,也一下子说进了宇文元良的心坎里。
    他很清楚,若此时向大唐低头,日后东北三番必然没一个会听他的调遣。
    赵有林也适时开口道:“若王上铁骨铮铮,一心维护奚族尊严,势必会受到他人尊重。”
    “就算因此与大唐开战,王上也可以用三番之首的名号,勒令霫与契丹两族为自己提供粮饷军马。”
    “皆是三族合一,又有燕山太行作为依仗,谁能奈何我奚族?”
    奚族本就生活在山峦之中,与中原相隔整座燕山以及部分太行山。
    若是大唐与奚族开战,想要抵达奚族本部,必须得翻过这两座山才行。
    可翻山越岭本就是兵家大忌,这不仅有利于敌军设伏,更会使得后勤补给异常困难。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都不能直抵前线战场,那怎能让将士安心呢?
    所以,赵有林的这番话也算是说对了一部分的。
    只不过,生。
    很多时候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若让李承乾来看,定然能一眼看出破绽。
    只不过,这奚族朝堂中没有李承乾,而那宇文元良也不是李世民。
    他此时已经完全被赵有林给说服了。
    几乎都没做犹豫,他便直径开始调兵遣将,派军两万前往燕山的山峦中安营扎寨与唐营对峙。
    ……
    正所谓,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说的不就是眼前这个场景?
    北漠突厥如何?
    吐谷浑又如何?
    不都是拥兵数十万,民众数百万的大国?
    他们都被唐给灭了。
    小小的奚族,竟望向要以燕山作为依仗,抵抗大唐兵锋。
    这着实是太自不量力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