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也是满脸茫然,这,刚刚还好好地坐在廊下和阿毛说话来着,怎么转眼就不见了?
“这,大概,大概是跟阿毛出去了?五小姐,要不您等会儿,我去找找。”
“不要!不、不用叫大哥了,我找小顺子的,你把他叫来就行了!”
看来福出去后,庄萋萋又指使两个小丫鬟守着门,让她们一看到大少爷出现就赶紧告诉她。
略等了一会儿却又不放心,干脆出去,找了个小亭子坐着。
要说毛顺和大少爷去哪了,其实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一群人进来之前,大少爷就飞快地拉着毛顺钻进了美人蕉地里,还不知从哪扯出一大块绿底带花的布,兜头把两人都罩了起来。
毛顺被大少爷拉着蹲在地里,无语:这不是欲盖弥彰么……
结果竟然真的蒙混过去了!他们眼睛都长天上了吗!
不过据圆圆后来告诉他,当然有人发现了地里的这坨不明物,只是他们也不想五小姐与大少爷见到面,再出点什么差错,所以都当没看见。后来没有耐性的五小姐很快又回去了。
皆大欢喜。
还能这样。毛顺差点就以为这是大少爷无师自通的隐身术了。
不过显然大少爷自己还是很得意的,自那以后,就经常披着那块花布头“隐身”玩。为了让他高兴,他们仨偶尔也会配合一下,假装看不到他。于是院子里经常出现以下场景:
圆圆从门外拿饭食回来,朝屋内大声喊:“大少爷~吃饭啦~大少爷你在哪?”而大少爷明明就裹着花布在院中那棵海棠树下站着,离她两步远;
路过书房门口,看到伸出来的腿,毛顺“必然”抽着嘴角被绊倒,倒地之后还一副见鬼的样子到处看;
来福教毛顺编草蜻蜓,编完一个,就见草蜻蜓被大少爷拿起来蹲跳着往地里去,他们极力忍着笑,抱着对方大呼小叫“蜻蜓活啦!蜻蜓跑啦!”;
……
不过为了不让大少爷更加沉迷于胡乱修仙,大家配合了几次之后就不配合了。大少爷倒也没啥反应,只是又开始晚上爬屋顶了。
毛顺想了几天,决定教大少爷基本吐纳法。
修士所用的正经功法自然无法教,但吐纳方式却有益无害,于凡人也适合。特别是月夜之下用独有的吐纳方式呼吸,久了对身体也有好处。可惜,凡人地界看不到红月,红月夜灵气浓郁,虽隔着屏障,但保不准也能修炼呢?
想到荒废了这么久的修炼,毛顺不是不担心的,也不知回去后会怎样,会不会倒退或者难以捡回来那种拼命的劲头。他有时会突然恐慌于自己的适应力。
没想到大少爷看着不着调,学习修士的基本吐纳法却一点就通,而且耐性十足,竟能做到两个时辰一动不动。
蕴灵之人每日吐浊纳清以佐修炼,那“清”便是从空气中提取的灵气。如今身处堡内,接触不到灵气,无法修炼,毛顺却也还是和大少爷一起坐在屋顶练起了吐纳法。这样一来,惧高也不那么在意了。
这样的吐纳虽然有形而无质,不过总算让大少爷有事做,比自己乱来好。只是偶尔想想有点中二……
会有奇效却是毛顺没料到的。
大少爷竟越来越沉静,每晚坐在屋顶上,仿佛师父入定那般专注。乍一看,还以为什么得道高人。而且,大少爷似乎把他当做了什么仙人,经常一脸共有小秘密的样子朝他笑得别有深意,还说:我在梦里面见到的仙人也是这样的,你们说不定认识。
搞得毛顺哭笑不得,觉得自己暂时是说不清楚了。
再说回庄萋萋那边,她根本拿毛顺没办法之后,就跑去跟父母亲哭诉,结果反而被训斥无理取闹。
这眼见着自毛顺来了之后,长子都不怎么发病了,小女儿还跟人家胡闹,真是不应该。于是庄老爷反而赏了很多金银物什给毛顺。毛顺知道这是安抚之意,就毫无芥蒂地收下了。
相比庄萋萋,庄茂茂则不知懂事多少,在庄萋萋跑了之后,还进去跟大哥一板一眼地问好,学着大人样跟圆圆问几句大哥的日常。尽管大哥根本不理他。
茂茂回去还会和萋萋这样说:大哥是我们的大哥,比我们大,我们要尊重他。对此,萋萋惯常噘嘴扭头哼一声以示态度。
不过,慢慢的,双生子都不来了。听说五小姐又有了新的兴趣。至于是什么,毛顺就不关心了。
偏院又恢复了宁静。
有件事毛顺注意到了之后,就越想越奇怪。那就是菜园子那头的老太太。
最初,毛顺还住在仆从院的时候,早晚路过那个菜园子,看见过几次老太太。每次见到,她或是拿着小锄头,或是挎着菜篮子。因身边通常没人跟着,穿得又普通,他还曾以为是庄家的仆妇。直到有一次在回廊上遇见,看那前呼后拥的阵仗,才知道身份。
菜园子往北走过一条小径,就是老太太的院子。说来当家老祖宗住在这么偏的地方,也是奇怪,可说是离大少爷的偏院最近的一处院子了。
不过从未见她派人来看过大少爷,似是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嫡孙。可明明庄老爷原配妻子就来自老太太娘家。
老太太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板着脸,不苟言笑,光有威严,毫无亲和力。遇见了,毛顺往往行个礼就走,不会多打扰她。当然,老太太大概也从没注意过他。
会想这些细枝末节,是因为闲的。毛顺的工作真的比其他人轻松多了,只要看好一个大少爷,其他什么事也不用干。
而经过一个月的适应,他早已经学会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了。甚至隐隐担心,等他走后,大少爷怎么办,其他人会像他一样游刃有余吗?
不是他高看自己,而是,实践证明,在他的照看下,大少爷的“发病”次数越来越少了。这绝对和他在原世二十几年的见识阅历分不开。这个世界人们面对精神类疾病往往研究了解不够,治疗也不得其法。而他就算没有实际接触过,也受过小说影视剧的影响,知道一些引导和应变之法,至少不会加重刺激他。
所以,平日里有意无意地他会提点一下圆圆和来福,不至于等他走了大少爷又被刺激得故态复萌。不过他所说的宗旨也只有一个,就是:少干涉,多安抚。当出现奇怪的举动时,不要光想着阻止,只要没危险,就仔细观察他到底要做什么再温和地应对。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只要做到不加重病情其实就不错了。
有些时候,大少爷的行为举止的确很容易被旁人误会,就像毛顺第一天见他时,他手上正拿着剪刀对着手腕貌似要伤害自己的样子。实际上,后来毛顺才弄明白当时他拿剪刀是要剪袖子——为什么剪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突然进入了“冥想”,于是就着那个奇怪的姿势不动了。
再后来又发现大少年是个很怕痛的人,连被树枝划一下脸都委屈得掉眼泪,让人哭笑不得。这样的人不太可能会主动伤害自己。所以只要防着发生什么意外状况就好。
俩人年纪都比毛顺大,却对毛顺的话很信服。因为显然大少爷目前最信任的人就是毛顺,根本离不了他。现身说法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特别是圆圆,听得更是认真。她要好好学着,做得更好,争取别再犯错,这样才有机会把自己和娘亲都赎出去。她的目标始终是以后做自由民,不再任人摆布。
当她一脸羞涩地说出这个目标时,毛顺给予了相当大的肯定。在毛顺看来,从小为奴的人竟然没有奴性,还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实在是太难得了。
说起来,不管是不是人格分裂,大少爷的情况都算是好的,至少没有麻烦的暴力倾向和歇斯底里表现。只要他们两人能认真观察,掌握好大少爷的行为规律(没有规律另说),多点理解包容和引导,其实不难照顾。再说了,大少爷本质上是个挺让人省心的孩子。
当然,每当这样感慨的时候,就有被打脸的风险。
大少爷看书的时候一般很专注,不喜欢旁边有人,所以这天看大少爷在廊下看书,毛顺就趁机猫到拐角打算靠着栏杆补个眠,反正院子里还有圆圆和来福照应。
前一天晚上大少爷又在屋顶呆了一夜,并且指名要毛顺一起。于是他只得也爬上屋顶,陪了一夜。
毫不意外,到了白天大少爷依然生龙活虎,他却有点撑不住了,嗓子还干咳冒烟,喝了水也不管用,怕是感冒症状。可近一年以来,他从未生过病,按理说修士也的确不可能会生病。
会不会修士的身体不适合在凡人城镇逗留太久?那也不对,有好多隐藏修士呢,算了,想不通就不想,快死了师父肯定来救他。
就是这么乐观。
醒来时毛顺发现自己正在大少爷床上,而且满身是汗,呼吸不畅。一看,身上竟压了三床厚厚的被子!没热死憋死算他命大!
这肯定是大少爷干的,好心办坏事的典型……
赶紧艰难地钻出来,找水喝!留了太多汗,他快渴死了!
灌下去一整壶的凉水,才好一点,而且身体也轻松了。
原来没有感冒,那就好。
而后才发现这个时候院子里静悄悄的。难不成大少爷又在哪里睡着了?
胡乱擦了擦汗,出去一瞧,一个人都没有,只有美人蕉随风轻晃,阳光下有点无精打采。
“大少爷?圆圆?来福?”
没有回应。毛顺就走出了院门。
此时正是午后,阳光正烈时。
沿着甬道没走几步,突然听到几声惊呼。接着便是一阵更尖利的喊叫:
“大少爷落水了!!快来人啊!!”
什么!
乍听到这个消息,毛顺呆了一瞬。怎么会落水?!震惊之下,来不及多想,身体本能便循着声音疾奔而去。
声音是从内院传来的,而连接内院的那道铁门正开着。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了两个评,很受鼓励,谢谢你们。
明天见……
☆、二十五兰芝堡打工5
毛顺赶到时,荷塘边已经聚集了一堆丫鬟仆妇。水里有好几个人在扑腾,一时分不清谁是谁。
仔细观察了一遍,根本没有大少爷的身影。毛顺随手拉住一个丫鬟问:“谁落水了?”
结果这丫鬟整个人抖得话都说不清:“大、大大少爷,后,一个、一个……”
罢,换了一个年纪大点的问,才知道怎么回事。
就在刚刚不久前,洒扫房有个小童在荷塘边的假山石洞里偷懒歇凉时,突然见到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哥哥飞快地跑来,几下就爬到了假山顶上。她愣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这是住在东面偏院里的大少爷。
因为好奇她就偷偷往上面看去。却见大少爷面朝荷塘站着,双臂向两边张开,一动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