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幸福一辈子

分卷阅读2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3章 准备提亲

    “宝宝,我刚才打了两只野猪,要找人帮我抬下去,我现在先把你背下山,可以吗?”赵询说。

    “不用你背我了,你快下山吧,等会儿野猪别被吃了,我没事,可以自己下山”。

    “宝宝,不要怕麻烦我,在我心里什么都没有你重要,我就背你到山脚下,不会让人看到的,相信相公,好不好?”

    安哥儿听的直害羞地低下了头,然后他靠在赵询胸膛的头点了点。

    “来,上到相公背上来,咱们走喽!”

    赵询其实内心也有点奇怪,他怎么突然间变得不像自己了,这么快就对一个小哥儿动了心,但是他还是遵从了内心的感觉,他现在心里就有种涨涨的感觉,他知道,他是真的喜欢上安哥儿了,虽然还没有达到深爱的程度,但他相信这用的时间不会太长。

    “姚大叔,在家吗?”赵询还没进院子就朝屋里喊到。

    “是赵小子啊,找阿叔什么事?”

    “我今天原本是去大青山找点草药,没想到下山时,在小青山后边,看到了两只野猪挡道,我就把他们给打昏了,但我一个人又拖不回来,就想下山来找人帮我,没想到凑巧碰到安哥儿,他说您可能在家,让我可以找您,所以我就跟安哥儿一起来您这了?您看,能和姚二叔,姚三叔一起帮我抬下来吗?”

    “竟需要四个人,好家伙,两只猪多大啊?”

    “能有七百斤”。

    “赵小子你胆子可不小啊!二弟,三弟跟我一起去帮赵小子把野猪抬下来!”

    姚大叔回屋去喊他二弟,三弟,把情况和他们俩说了一下,赵询正好趁着这个时间和安哥儿说几句话。

    “宝宝,等会儿我把野猪抬下来,就去县里卖掉,等换了钱,就来你家提亲,答应相公,不要想太多,好不好?”

    “嗯,我等你”!安哥儿说完就往屋里走,正好姚大叔,二叔,三叔也都出来了,和赵询打了个招呼就往山里走。

    赵询把小的那只给杀了,但那也有二百多斤,姚大叔家赵询给了五十斤的肉,姚二叔和姚三叔家都给了四十斤,他们一听到要给这些,都连忙摆手不收。

    “赵小子,这些肉我们可不能收,大叔和你二叔,三叔也没费多少力气,一来一回不过半个时辰,给个几斤大叔也就厚着脸皮要了,这真是不能要。”

    赵询听到姚大叔的话,看了看姚二叔,姚三叔的态度,知晓他们是真心地不想要,这倒是让他对他们的观感好了许多,之前因为他们一家对安哥儿的冷漠态度让他很不爽,现在这种心思到是少了许多,怪不得安哥儿遭受了这么多委屈,却还保持着善良的品行,原来都是有渊源的。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从这些小事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剩下的那些肉赵询给了里正二十斤,又给了其他几家平时总帮助他的人家,加上给姚安家的,一共用去了一百七十多斤,还剩下将近一百斤的肉,赵询以每斤十文的价格卖给了村民,正常在镇里买一斤是需要十二文的,所以村民买的很是开心。

    但因为赵询想去县里把那只大野猪和人参给卖了,所以村里的这只野猪,赵询就托付给了里正帮他卖,里正得了这么多肉,正心里难安呢,让赵询快去县里,把另一只野猪也卖了,村里的就交给他吧。

    赵询于是就坐了陈老汉的牛车,又带着四百来斤的大野猪去了县里。陈老汉也是十分高兴能帮赵询,就在刚才赵询还给了他家五斤肉呢,这可把他和赵询他婶么乐坏了,以前他们家在赵阿爷死后,是帮过赵小子两次,没想到赵小子都记得恩情呢。

    村里头得到赵询赠送猪肉的那些人,都在感慨,赵小子是真不错,重情义,又是读书人,而且家里没有公婆,公么伺候,只要嫁过去就能当家做主,虽然没有族人帮扶,但是什么都是有利有弊,只要赵小子自己是个有能耐的,那都不算什么,毕竟赵小子可是凭自己就能打两只大野猪的人,这以后肯定是错不了,这些婶婶,婶么心里都在琢磨着家里有没有适龄的哥儿,姐儿,好给赵询做夫郎。

    赵询到了县里,去了李屠户他家,把大猪卖给了他,因为是没有处理过的,而且李屠户也是要挣钱的,所以两人商议以十文钱一斤的价格成交,乡下人不区分野猪肉,还是家养猪肉,可是县城里的人不一样,尤其是一些富商,特别得意这个野猪肉,所以这些野猪肉都能卖上高价,甚至还供不应求,一斤能卖上二十文甚至二十五文。

    赵询算了算,两只野猪能挣个三两银子,要知道在大庆朝普通乡村人家一年才花销三四两,有些人家甚至二两就能过一年,毕竟大家想吃什么都是从自家地里摘,花钱的地方也只是需要买盐,和榨油用的肥肉,其他的调味料像是酱油,有的人家甚至都不买,更不用说糖了。

    卖完肉后,赵询让刘老汉先在去城门口等他,他去把草药卖了,再去找他。赵询凭着记忆来到了县城里最大的一家药房——仁义药馆,进去后,就让小学徒把管事的找来,说有大生意,小学徒一听这话,又看赵询气质的确出众,连忙去喊掌柜的。

    “掌柜的好,小子是赵询,小青山村人士,今天在大青山偶得一棵好药,可有清静一点的地方详谈”。

    掌柜的一听这话,就知道是大生意,连忙把赵询迎至后院。待赵询坐下,掌柜忙问“可是什么好药?”

    赵询答到“一支千年人参,就在这里,掌柜可以一观。”

    掌柜小心翼翼地用手拿起,果然是一支千年人参,而且保存十分完好,可见挖人参的人一定是懂医理的。掌柜内心已有衡量。“赵贤侄,你能把这支人参卖给仁心医馆,我自不会欺瞒你,说实在的这支人参在平江县所有的医馆里,也只有我们仁心医馆吃的下,而且价格是最公道实在的,贤侄,你看三千两如何”?

    的确千年人参有市无价,但在平江县这个价格着实不算低了,赵询一开始就想,最多能卖两千两,甚至都做好了卖一千两的准备,没想到赵掌柜这么实在。

    “赵掌柜,小子佩服,那就三千两,以后小子有什么好药,一定再找赵掌柜。”这话听的赵掌柜是眉开眼笑。和赵掌柜拜别后,赵询又去了平江县最有名的王媒婆家里,整个平江县的哥儿,姐儿都以能得王媒婆保媒为荣,但是她可不是那么好请的,之前有个员外想请她去保媒,她都没答应,也不知道她是有什么标准,但的确是经过她保的媒,有九成多的夫妻或夫夫俩婚后过得十分幸福,有些甚至还在婚后又给了一份谢媒银,可见王媒婆多招那些想要相看儿媳妇和儿婿的人喜欢了。

    到了王媒婆家,赵询像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王媒婆这些年看了这么多人,眼神十分毒辣,这次竟直接答应了为赵询做媒,以往她一般不会直接答应的,都要先查探一番才回复是否接下这桩媒。接着赵询又向她询问,如果以秀才的身份娶亲的最大规格是什么样的,本地富户是个什么规格,都需要准备什么。其实婚礼规格赵询都是知道的,毕竟他考科举也是有这些内容的,都算在君子六艺的‘礼’中,赵询其实是想知道当地富户和秀才身份结合在一起,能给出的最好的聘礼和成亲礼是什么样的,而且他想今天就把那些聘礼先买一些回去!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安哥儿定下名分,等送完了聘礼,他和安哥儿就是未婚夫夫了,两个人的事也就算彻底定了下来。

    之后赵询又和王媒婆商议,明天她就去姚家提亲,而且赵询和王媒婆说了,他要完全按照六礼的步骤来成亲,也就是按照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步骤来,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流程下来,那么赵询要在每个流程都要给谢媒钱,还要给姚家娶亲礼,所以一般人家都直接省略许多步骤,媒婆先是上门说亲,如果两家相看成功,之后两家会签订定亲的文书,放在两家手里,如果在成亲的前半个月至一个月,两家没有什么问题,小子那方就可以送聘礼给哥儿或者姐儿。

    赵询在走之前给了王媒婆五两银子,这还什么都没确定,赵询就能给这些,可见他有多重视这桩婚事。

    赵询出了王媒婆家的门就直接去买了提亲需要的东西,十斤玉食坊的糕点,十斤卤肉斋的卤肉,这两家的东西真是全县有名,味道好极了,可也是极贵,尤其依赵询的性格,肯定要买最好的,所以十斤糕点就花了一两银子,十斤卤肉花了一两半,之后又买了十斤鸡蛋,六只公鸡,六只母鸡。但这还都不是大头的,花的最多的其实是各种饰品,两支金钗,两支银钗,两支玉钗,最后赵询实在没忍住,又买了一串珍珠项链。

    第4章 提亲

    赵询买完这些,就回到了王媒婆家,其实赵询还觉得没买什么呢,可是这些真的已经是太丰厚了,毕竟提亲什么都不拿才是常态,有的人家甚至都不请媒婆,更何况提亲礼了。而且因为纳彩时,两家还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展示你们家有能力能让小哥儿过上好日子就行,反倒是如果太丰厚了,会让人家有压力,毕竟婚事还不一定能成。

    赵询把东西给了王媒婆后,就去县城门口和刘老汉汇合,一起回了小青山村。到了后,赵询要给刘老汉车钱,可是刘老汉就是不要,赵询无法,只好再次谢过刘老汉。下了车后,赵询就去里正家,收回下午卖肉的钱,不过他没有直接去,反而绕道从姚安家门前走,就想着能不能看见安哥儿。赵询现在就像是那老房子,一点就着,没想到一会不见,就想的这样厉害。上天还是眷顾赵询的,安哥儿今天不知怎么没有去干活,就在家门口待着,还不时四处张望,赵询离着很远就看到了这一幕,嘴咧的像个傻子似的,大步朝着安哥儿的方向走,等走近了,安哥儿也看到了赵询,两人就望着彼此傻笑。

    “宝宝,你是在等我吗?”

    “嗯,嗯!”安哥儿低着头回答,边说还边点头。

    赵询看到安哥儿害羞的样子,心里特别想亲亲他,抱抱他,可是两人还没有成亲,而且还是在门口,没有办法。

    “宝宝,我下午一直都在想你。”

    “我也一直在想你”,安哥儿嘴里含糊着说的这句话,要不是赵询听力过人,可就真听不到了。

    “嘿嘿,宝宝,我听到你说你也想我了,我很开心。我还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明天县城里的王媒婆就会来提亲,我们很快就会成亲的,到时我一定会给你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安哥儿听到这些话,猛的抬起了头,“你是要娶我做正夫?”姚安直接把心里话问了出来,他一直以为赵询只是要娶她做小侍的,其实他敢想能做小侍,还都是因为赵询的表现出很喜欢他,毕竟像他这样的人,做侍奴都会被人嫌弃。

    “宝宝,我当然要娶你做正夫,这辈子我都会只要你一个人,相信相公,以后我不会让你受任何委屈,还要把你宠的无法无天的。”

    安哥儿听到赵询的话,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里了,赵询也没有追上去,在没有正式定亲前,他知道过于亲密对安哥儿并不好,而且他也想给安哥儿自己思考的时间。

    所以赵询看到安哥儿进了屋后,就直接去了里正家取钱,取完了钱就又直接回家做了饭,睡觉,睡前还对自己的未来从新做了一番规划。赵询这一晚是睡了一宿好觉,可姚家却是彻底炸锅了。

    姚安回了屋后,家里人都看到他眼睛红红的,又想到下午的事,以往不怎么和他说话的家人,都想问问他怎么回事?别人不知道姚安每天中午有去小青山后边洗澡的习惯,可姚家人嘴上虽然不说,却都是心知肚明的。在中午几个汉子去帮赵询抬猪时,其实家里人还没有什么疑心,只以为凑巧,毕竟以姚安的名声和赵询真是没有什么可能,但是后来赵询给了他们家那么多肉,安哥儿在下午做活时又一直做错,心神不宁的,而且快傍晚时,又一反常态地在门口四处探望,家里人就不得不起疑心了。也只有安哥儿还不知道他已经完全暴露了,也不知道就连他的弟弟妹妹都觉得他今天有点反常。

    姚家人其实心里是有猜测的,安哥儿下午洗澡时可能被赵询看到了,但他并不想负责,所以下午就给了他们家那么多肉,想把这件事给压下去。

    不得不说姚家人脑洞的确是大,但确实也符合当时整个社会的思想。赵询一个读书人怎么会娶一个有着克夫名声,又腿瘸的老哥儿。

    “安哥儿,你和赵小子是怎么回事?”姚阿么问。

    安哥儿看了看家里人,想着明天赵询就要来提亲了,所以就和家里人说“他说,明天来咱们家提亲。”

    “什么?”家里人都十分惊讶,这和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不过姚阿么还是反应了过来,“既然他说的是来提亲,那就说他会娶你做侍”,姚阿么说着说着,还哭了。

    “不是,不是做侍”,没等安哥儿说完,姚阿么就打断了他的话,“不是做侍,难道是侍奴,可你刚才不是说赵小子明天就来提亲吗,侍奴又不用提亲。”

    旁边的三婶娘嘴里一秃噜,“提亲的也可能是娶夫郎啊!”

    姚家人听到安哥儿三婶娘的话,都吓了一跳,齐齐地看向了安哥儿,但心里还是不敢相信。

    可安哥儿接下来的话彻底让他们震惊了,“他说要娶我做正夫,还说以后只要我一个,不会再娶别人”。

    姚家人听到安哥儿说的话,简直无法置信,但他们都知道安哥儿是不会骗人的,所以赵小子是真的要娶安哥儿做夫郎了?

    姚家人懵了一会儿,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都为了安哥儿能嫁的这么好开心,姚阿父和姚阿么开心是因为安哥儿毕竟是他们的孩子以前他们也是真心的疼爱他,虽然后来缺少了关心,但心里还是爱着他的。至于姚二婶和姚三婶为什么也那么高兴,一是因为毕竟也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他们其实也并不讨厌安哥儿,但因为他,家里孩子的婚事困难重重,所以对他有了埋怨,也就对他关心不起来,现在好了,他们家孩子的亲事也可以没那么难找到好的了。

    “快,你们把屋子和院子里都收拾收拾,明天早上赵询就来提亲了”,听到姚奶奶的话,姚家众人都动了起来,一起收拾房子和院子,势必要给赵询留下好印象,安哥儿看到这幅景象,眼睛又忍不住红了,他知道家人还是爱他的。

    第二天一早,姚家人差点都起晚了,昨天晚上全家人是都没睡好觉,又是高兴,又是担忧。一家人草草地吃过早饭,什么也不做,就等着赵询上门,这左等右等,赵询也没来,心里都不禁嘀咕,他不是反悔了吧,姚阿父坐不住了,就往外走,想去赵小子家找他,还没等走出院子,就看到有辆马车往自己家这边赶,等赵阿父走到门口,马车也正好停在了他家门前。

    “大哥,是姚大水伯父家吗?”

    “是,姚大水是我阿父”。

    “那真是太好了,我是王媒婆,是赵询赵小子,托我来给你们家安哥儿提亲来了”。

    姚家村的人早都看到了这辆马车,看到它停在姚大水家,心里都十分好奇,突然间听到王媒婆的话,瞬间整个小青山村都炸了锅。

    姚阿父连忙把王媒婆迎了进去,村民中有认识王媒婆的,一看到是她,就喊了出来‘她是县城里的王媒婆’,这整个平江县就没有没听说过王媒婆的,都知道只要是她保的媒,就没有不好的。

    看热闹的村民都挤进了姚家的院子,有平时和姚家走的近的,甚至都进了屋。王媒婆一进屋就说了一串吉利话,这一下可真是把姚家村人给震了一把。之后王媒婆就把来意和姚家人说明了,“是赵询赵小子相中了安哥儿,想和你们家结亲,所以就托我来,向你们家提亲来了。”把来意说明了后,王媒婆又把安哥儿和赵小子夸的天花乱坠,直说的让人觉得他们不立刻成亲都是种罪过。众人是听的晕晕乎乎,心想不愧是县城里的王媒婆啊。

    王媒婆又把赵询送的提亲礼给拿了过来,嘴里同时报了一遍,听的人心直慌慌,众人这时也才反应过来,赵小子是要娶安哥儿做夫郎,而且还是严格按照六礼提亲来了,因为六礼里有要求娶正夫郎要由媒婆提亲,且小子不能去,并且还要给至少六此谢媒礼,给定亲的那户人家四次礼,直到他们定亲才停止。因此村民们都是瞠目结舌,其实不仅是村民,就连姚家人都懵了,他们完全没想到赵询弄了这么大的阵仗,这太正式了。赵小子真是太给他们家长面子了,可以想象,村民得有多羡慕他们家。县城里的王媒婆,丰厚的提亲礼,还严格按照六礼的流程,最主要的是要娶他们家安哥儿当正夫郎,这一切简直都让人无法呼吸。赵阿父,赵阿么现在对赵小子真是要多中意有多中意。

    “姚伯母,姚大哥,姚哥么,你们对这门亲事还满意吗,如果同意,我这就回复给赵小子,他也该等的心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