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少年

分卷阅读40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他们是认识了很久的兄弟,彼此信赖的朋友,却又比友谊更多了一分亲近。

    不远不近的距离,恰到好处的安宁。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日继续(oo),今后开始日更,时间中午十二点,或者晚上十点之后。我尽量定一个准确的时间范围。给读者大大们比心了,感谢你们的不离不弃。(作者专栏终于有头像啦,疯狂暗示g)

    第35章 次日行程

    从景宁一路走来,路上还算顺利。

    虽然偶有小麻烦,但比起遇上真正的劫匪,这些麻烦都不算麻烦。

    更何况吴肃自始至终都在照顾着他。

    包括第一次投宿,李昕伊说要和吴肃一块儿,吴肃也不反对,甚至于后来四个人挤一张炕上,吴肃还要反过来要安慰他。

    旅程不易,这个道理他懂。

    可他就是很开心,吴肃一次次的在他耳边嘱咐。

    吴肃在外一直表现出成熟冷静的君子模样,只有他知道,小时候的阿肃,经常会因为脾气急躁,而受到吴父的数落。

    那个时候,李昕伊还在适应穿越后的生活,优越感还很强,安慰他道:“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削弱对自己的自信,即是那个人是你的父亲。”

    现在回想,他恨不得掐住当初装十三的自己。

    重新回到十岁的年纪,再一点点慢慢长大,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时光仿佛真的慢下来了,他有了大把时间可以思考,可以创作。

    摸着良心说,穿越对他而言并非是一件幸运的事,尤其是他自认为他在原来的世界里生活得很好。

    和男友分手不要紧,首付没攒够也不要紧,亲戚那边经常有人说闲话都不要紧,要紧的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规划。

    他有这个自信,可以越来越好。

    但是一夕穿越,这是他没办法改变的事。

    倒霉的人总是会遇到“突如其来”与“飞来横祸”,天要降一口大锅,那真的是挡也挡不住的心酸。

    即使他没了从前豁达的性格,甚至变得胆小了许多,有时莫名惶惶然不安而没有归属感,但是他的自信依旧在。

    比起一些出身更艰难的人而言,他已经够幸运的了。

    那么命运赐予他的别的礼物,他既然不能拒绝,就只能接受。

    能够喜欢上吴肃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很快乐的事。

    在这个静谧的夜晚,李昕伊似乎想通了很多,从前纠结着的事情,终于放开了一部分。

    他悄悄地回头看了身后的吴肃一眼,不知什么时候,吴肃已经转过身来,侧对着他。

    此时,到半夜才悄然升起的下弦月,从窗口洒下一丝银辉。

    李昕伊分明看到,那光也落在了吴肃的身上,在他的眉眼处打下了一层阴影,既闪亮,又魅惑。

    他的心脏又跳动起来了。

    幸而此时已经很晚了,伴随着更夫打更的声音,他终于闭眼睡了过去。

    等李昕伊再睁眼时,天光已经大亮。

    他条件反射似的朝身边望去,吴肃已经不在了,薄被叠得整齐,放在床尾,枕头上似乎还残留着吴肃身上的气息。

    松树枝的味道,好闻得紧。

    他偷偷地在枕头上轻嗅了一下,随后做贼似的,快速地从床上跳了下来。

    临窗的矮桌上,又是两个圆滚滚白生生的包子,餐碟下压着一张小纸条,上面是吴肃留下的刚劲的字。

    “方叔和马车都在楼下,记得申时前回来,别忘了把包子吃掉。”

    李昕伊忍不住唇角上扬,不仅是因为吴肃走之前留了字,还因为这些字很白话,读起来就像是吴肃亲自在耳边说的一样。

    他小心翼翼地收好纸条,找出随身携带的褡裢,将纸条夹在他的速写本上。

    说是速写本,其实就是日记本,或者称之为“月记本”更为恰当。

    李昕伊只有在憋得慌想要吐槽,或者是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比如“两只猫打架”这种事情,就会写在纸上。

    但是毛笔毕竟是毛笔,即使李昕伊已经非常熟悉这类写字工具了,可他的字,依旧只能算是不难看,风骨什么的是万万不要想的。

    以画代写就是非常好的记录方式了,而且用炭笔就不用担心滴墨,日后翻阅起来,也很有趣味性,不必担心留下不能直视的黑历史,还要恨不得放火堆里烤了才好。

    因为在之前一直都在奔波的路上,李昕伊已经很久没有把它拿出来了。

    这下他准备夹小纸条时,终于找到了他神秘失踪的“锦囊妙计”——李氏追夫的二十四法。

    目前还只连载了四条“追夫法”,不过只要勤于思考,重于实践,胜在总结,“二十四法”升级为“三十六法”也未可知。

    不管怎样,锦囊妙计能找到就是很好的事了。

    李昕伊急着出门,没时间一一细看这四条“追夫法”,就想找个地方存放一下。

    可他又担心像上次那样忘记存放的位置。

    灵光一闪,李昕伊想起了他之前一直挂在胸口处的药囊,吴肃送的,洗澡时被放在褡裢里了。

    随身携带才是最明智的做法,李昕伊于是解开绳子,将药囊里的药材倒在桌上,再将写有数字的四张纸条塞进锦囊里。

    看着桌上碎落的药材,李昕伊不舍得丢弃,只好又把纸条掏出来,将药材重新塞回锦囊里,然后再放上纸条。

    这么一耽搁,大半个早晨就要过去了。

    匆匆洗漱过,带上拜帖,以及从景宁带过来的要送给赵元未的特产——吴父亲情赞助的茶叶,红绿茶都有,精致的包装,包了好几包。

    嘴上还叼着一只包子,李昕伊以一种华丽又好笑的形象出现在方叔跟前。

    在大堂里坐了许久,方叔显然已经打听清楚赵大人的府邸在何处了。

    看到李昕伊滑稽地从楼上下来的模样,方叔也没做出什么表情,只是替李昕伊提着礼物,好让他终于能空出一只手来吃包子。

    这次的包子是红豆馅的,很香甜。

    车轮子转起,李昕伊终于将另一个包子也吃完了。

    肚子饱了,他才有心思,去思索起拜访赵元未这事来。

    其实在原先的设想中,他是打算在杭州转一圈,既可以采集创作素材,又能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与吴肃达成“游山玩水”的成就。

    然后山清水秀之地,再快速地表个白。有美景加成,成功率可能会高一些的……吧?

    至于赵元未,他只需要跟他打个招呼就行。

    如果赵大人需要他画什么,短期且不麻烦的活他就接,至于长期的,看表白之后,他心情如何吧。

    不管是夙愿得偿的激动还是意料之中的打击,可能都不会接。

    即使赵大人是一个不好拒绝的大人物,但是李昕伊相信,总会有办法的。

    这是之前的设想,但是现在,他也想帮忙找一个可以落脚的地方。

    毕竟比起个人感受,吴肃他们的乡试更要紧。

    赵元未既然也是一方大员,房子显然不会少,就是不知道拿什么条件去换了。

    不管什么条件,先提了再说。

    临近中午的时候,李昕伊才走到赵大人府邸所在的街口前。

    这一条街上住的都是杭州府里非富即贵的人物。

    无论是格调雅致的建筑,还是行走着的马车和轿子,都不是李昕伊所能招惹得起的。

    李昕伊道:“方叔,我们找个地儿歇歇脚,喝口水再过去吧。”

    方叔于是调转马车,在附近一处卖馄饨的摊子前停下。

    李昕伊下车,方叔将车停到另一侧的槐树底下。

    “店家,来两碗馄饨。”

    摊主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面庞清秀,脸上带着笑意。

    “客官要大碗还是小碗?”摊主问道。

    “一碗大的和一碗小的。”李昕伊说着看了方叔一眼,“有小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