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夙兴夜寐”,“朝夕不懈”,“视听不怠”,以及每天“以衡石量书”,不完成审阅一百二十斤文书的日夜定额则绝不休息的勤政,虽然是造就了空前强大的大秦帝国,但是也因为残酷的苛政而埋下灭亡的伏笔。
幸亏二世赵扶苏即位后采取了修养政策,让利于民,免徭役赋税,经过三十五年的休养生息,大秦帝国渐渐回复了元气。到现在第三世赵海,却渐渐显露出颓废腐败的迹象,为上者宠信道士、巫术,信内臣而远外官,虽然现况依旧繁华,但已有了没落之兆。
咸阳作为大秦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依然是繁花似锦一片歌舞升平。刘三因为听钱铭说了万花节的来历,禁不住好奇的朝前方而去。
内墙为城,外墙为郭,这就是城郭的来历。高达数丈厚达六尺的夯土城墙巍峨耸立,不时的可见城墙上方来往的士卒巡视,与下方的人声鼎沸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条外郭大道集中了数千户的商贾和皇亲国戚,因而非常繁华。满大街的挂彩灯、小旗的饰物,还有卖艺的民间把式,吹拉弹唱的,说书吹牛的,特色小吃的,还有卖珍奇古玩,小巧饰物的,乱哄哄的聚集在一起,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头涌涌的人群,属年轻的公子哥们居多,个个穿着的华丽非常,大部分也带着秀气的小书童,手摇折扇,频频朝俏丽的佳人行注目礼。
特别显眼的地方,就是在道路两旁的槐树上挂满了各种精美的香囊,色彩斑斓隽秀美丽,随着风儿轻轻吹动,煞是扎眼。树下停着一他是宦官,但十四五的小孩子正是好奇的年龄,见了什么都稀奇,愣是让他逛遍了咸阳城的大街小巷。
‘富丽堂皇’紧挨着外郭城墙,木质结构的酒楼,四层高,每层大约在三米左右。整个酒楼呈回字形建造,是咸阳城数一数二的雅所了,经常有达官贵人进进出出,大堂上挂着当世名家的书画字帖,更彰显尊贵。
这个时候,酒楼的生意不算是太忙,偌大的四层显得空空荡荡的。刘三挑了个临街的窗户儿坐定。唤店小二点了几样精美的素食小菜,就着低度的米酒,有滋有味的吃着。身旁侍立的钱铭指点着窗外的房子如数家珍的给刘三介绍着。什么那个是国舅的府邸,这个又是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大宅。指点的全都是高官显贵,那些不入流的仆射卫尉直接忽略了。
刘三一面饮着小酒,一面用心的记着钱铭的话,免得自己来了数月了还搞不清咸阳的状况。
在宫中数月的日子,吃腻了尚食间的饭食,后世无肉不欢的刘三硬是戒掉了大鱼大肉的饭菜。
正在这时。
一个声若黄鹂的清脆声音自楼下传来。“姐姐,这万花节也没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在府里和丫鬟们投壶有趣,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另一个比较清雅的声音用溺爱的口吻道:“你这丫头,就是心急,还不是你要吵着要来看热闹,现在辰时还未到,当然看着冷清了,我们现在这里吃点东西再出去逛逛,杨家妹子可是还没吃呢!”
话音刚落下,一股犹如天籁之音传入刘三钱铭的耳朵:“也没什么,早晨刚起我一般不饿的,影儿妹妹既然喜欢,我作为东道当然得舍命陪知己了。谁让我们三姐妹如此脾气相投,妹子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呢。”
“嘻嘻,还是杨姐姐疼我,咱上四楼找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歇歇脚吧,瞧着酒楼还挺干净的,快赶上临淄郡的福记了。”
“哼,福记有什么好!”第二个声音不悦的哼了一声,似是非常讨厌听到‘福记’二字。
给读者的话:
ps:今天会视情况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