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

分卷阅读94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什么?顾郡辰眼神凝滞了一会儿,然后一阵无言的喜悦从心底升起,他虽然还是面瘫,但是身影已经快速的行动了,朝着门口而去。郡一是紧跟着他的,李忠铭和李淡赶忙跟上,剩下的五位副将面面相视,忠勇侯小侯爷?莫不是李侯爷的儿子?想到那个在战场上犹如修罗般的侯爷,他们眼眶一红,也跑了出去。

    可是的,当他们走到门口的时候,看见齐王殿下等人愣愣的站在那里。他们朝着前面看,全都傻住了。何止是好大的一队人马,这分明是……分明是……有人眼眶一红,哭了。“是大米,好多的大米。”大米,他们有多久没有吃上白米饭了?

    每天只有吃馒头,没有味道的馒头,一顿接着一顿,而且吃不饱,两个馒头对这些士兵而言怎么够饱?

    顾郡辰一步一步往前走,他想到了李洛的信,终于明白了什么意思。还有两天要过年了,他这时送来大米,是想让西北的士兵过一个好年。洛儿……

    “属下参见王爷。”齐王府的侍卫长上前行礼。“小侯爷下令让王府二百名侍卫护送这些粮食过来,小侯爷让属下带句话给众位,这是忠勇侯府的千亩功勋田种出来的秋稻,一共45万斤大米。功勋田乃今上所赐,以后每年种出来的大米都会送到西北。”

    “真不愧是李侯爷的儿子。”

    “是我们的小侯爷啊,对我们真好。”

    “小侯爷?是大公子吗?以前随侯爷进京的时候,还见过小侯爷。”

    “不是。”李忠铭道,“小侯爷是小公子,是出生在西北,后来被送回京城的那位。”“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那位小公子如今才五岁吧?”

    “不会吧?才五岁就……”

    “是的。”李忠铭道,“小侯爷才五岁就想到了大家,因为他是李侯爷的儿子,李侯爷是咱们西北军营的人。”他虽然从小侯爷还小的时候,就在暗中保护着,但是真正的接触是从今年的五月份开始,从接触之后才知道,小侯爷是个妖孽般的人物。言行举止,做事风格,非常的令人敬佩。这样的人,就是他心中的小主子。

    “一路辛苦了。”顾郡辰道。

    侍卫长摇头:“小侯爷赏给我们每人两斤红酒,让我们在路上喝,暖暖身子呢。小侯爷还让我们带来了蔬菜,有土豆、青菜干、腌制的萝卜。小侯爷也说,这青菜干可以泡汤喝,不需要加料,这腌萝卜可以当菜吃。还有这土豆,土豆切成丁,放一点点的盐,和大米一起煮,味道更是好。”

    那么多的土豆,青菜,萝卜,可够他们吃上半个月了,但于李洛而言,也不过花费了几百两的银子。

    “李忠铭,你带他们把大米去储存好,吩咐下去,今天中午就吃白米饭。”顾郡辰顿了一下又道,“按照你们小侯爷的吩咐,把土豆切丁,放一点盐,伴在饭里。”

    “诺。”

    “你进来说话。”顾郡辰对着那名侍卫长道。

    “诺。”

    进了营帐,顾郡辰盯着护卫长,侍卫长从怀中拿出一封信,“这是小侯爷交代给您的。”

    “嗯。”顾郡辰要的就是这个。不过,他不急着看信,又盯着侍卫长身上的包袱。侍卫长又解下包袱,有两个,“这也是小侯爷交代给您的,另一个是管家交给您的。”“还有吗?”顾郡辰的声音有些不满了,不能一次性拿出来吗?非要他示意一样就拿一样吗?

    侍卫长又拿出一个荷包:“这是小侯爷自己画的平安符,里面写着保佑平安的一些经文,也是给您的。没了,就这些了。”

    “嗯,你下去吧。”顾郡车挥挥手。

    待侍卫长出去之后,顾郡辰先是把平安符的荷包挂在身上,但是又怕挂着不安全,于是又把荷包藏进怀里。藏进去之后,他又拿出来摸了一会儿,然后再藏进去。如此反复了三次之后,他才妥妥的放下心,然后打开包袱。包袱里是两件外衣和两双鞋子,西北天寒地冷的,他出发的时候才十月,到现在冷的能冻僵。

    外衣和鞋子都是皮草做的,是李旭留下的那些皮草,李洛让年红和其他女工一起赶出来的,因为时间急才赶出两件外衣和鞋子。顾郡辰拿着手里,觉得暖烘烘的。然后把外衣自己披上,又自己动手换了鞋子。瞥了一眼管家给的包袱,推远了,暂时不需要。

    接着开始看李洛给他的信。

    齐王哥哥:见信安。我很想你,但是我会在京城等你回来。师父已经去世了,你见到这封信的时候,大哥也已经成亲了,大姐许配给了章练白,明年三月她可以做进士夫人了,章练白此人我很看好,应该大有前途。

    江舒儿为了拒绝和曲龙王子的婚事,跟唐令有了夫妻之实,两人订了婚。

    最重要的是,曲龙公主跟二皇子也订婚了。

    另外,母亲和我商量,家中还有1200亩的良田,待明年开始,每年也能送上六十万斤的大米到西北军营。虽不多,但也能让他们吃上一个月。

    过年了,京城能看到烟花,不知道西北能否看到。

    望保重。

    李洛笔。

    顾郡辰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着,江舒儿跟唐令、曲龙公主跟二皇子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古管家每个月都跟他通信,这等事情他自然会告诉自己。

    一笔一画的字迹,写的很正,但却是小孩子的字迹,并没有任何值得珍藏的地方,但在顾郡辰的心中,却非常的珍贵。

    西北的年关,并没有烟花。相反,因为表哥的失踪,过的非常的沉重。不过,他送来了大米和蔬菜,让他们的心情又好了起来。

    真是雪中送炭。

    第145章 第一个新年

    今天西北军营的中餐是非常丰富的,大家都沉醉在可以吃大米饭的喜悦中,连于镇西失踪的事情也被放到一边了。

    白米饭煮土豆,加了一点盐,这最是普通的、最是寒酸的一餐,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了人间美味。而帐篷里,顾郡辰、李淡、李忠铭、孟德朗和五位副将,则坐在一起吃饭,还每人倒了一碗酒,是李洛特意送来的红酒。李洛地下室的库存,原来有二十瓶,每瓶100斤,这次齐王府的侍卫们他送走了两瓶,照宁帝生辰那天送走了一大瓶,这次西北送来了五瓶,加上家里一瓶拆开的,现在还有11瓶,不过内北郊的庄子里还藏着100瓶呢。

    收购的葡萄便宜,70斤酒、30斤葡萄发酵,出来就有100来斤了。而且这葡萄和酒,都是几个铜板一斤,最是便宜了。可越是廉价的东西,竟然能做出这么好喝的酒。

    “好酒,从来没有喝过这么好喝的酒。”

    “是好喝,却不能贪杯。”顾郡辰的道,“随后你们每人带上一壶,但也就只能想喝的时候喝上一口解解馋。”

    “多谢王爷。”

    “我来之前皇叔跟我说过,过年的时候扶丘最喜欢闹事,因为扶丘没有过年这种风俗,也不痛快让我们过个好年,所以大家还是要提高警觉。”顾郡辰又道。

    “诺。”

    “来,我们干一杯,庆祝今年有顿好的年夜饭。”

    “干杯。”

    砰……

    华国京城是禁止放烟花的,除了特别的曰子。比如中秋、比如过年。华国的百姓都有守岁的习惯,李府和侯府虽然已经分家,不说现在住在一起,即便没有住在一起,道理上也应该一起守岁的,比如李府的人如果没有住进侯府,那么侯府的人则应该去李府守岁。

    就好比李老太爷已经分家了,原则上也要去忠国公,跟着那边的人一起守岁。但到底两户的门第已经成立,而且各户的人也多,老来来回回实在是不方便。

    所以就各自守各自的岁了。

    现在侯府一家子的人,都在万寿院里守岁。李老太太前段时间作妖太多,李老太爷也看不过去了,这次守岁她就老实了。

    一屋子的人很是无聊,于是玩起了花牌。古代的花牌在现在叫麻将,玩法倒是一样的。李杨氏、李老太太、李晖媳妇、李昊媳妇,四个女人围着打。李鸿媳妇坐在李杨氏身边,时不时的说上几句话,哄的李杨氏笑个不停。

    输蠃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李杨氏现在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侯府大事情有李洛,中馈有李鸿媳妇,李淋的婚事也定了,她还有什么好烦躁的?所以人的心情一好,整个人的精神就好了,李老太太沉着脸,倒是这玩意输了钱,而是李杨氏好,她就不高兴。“鸿哥儿也结婚了,淋姐儿的婚事也定了,接下来便是池哥儿和满姐儿了,老大媳妇,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跟老爷商量过,池哥儿明年中了会试再说亲也不迟,到时候也好多个选择。”李晖媳妇道。

    “能中进士自然好,别是到时候中不了,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这李老太太的话,真是恶心死人。

    李晖媳妇却是早就习惯了:“便是举人,像大哥儿一样买个小官就好,总比没有好。”李晖媳妇说的话是大气,也是故意气人。但是心里可不舒服了,这是诅咒他儿子考不中呢,不行,得去拜菩萨,请菩萨多多保佑,不然可让这老太太看了笑话。

    “说到大哥儿,他们打算什么时候回来?”李杨氏问。

    李老太太笑了声:“这哪是他们想回来就能回来的?还得朝廷安排不是?不过咱洛哥儿是未来的齐王妃,请齐王爷帮个忙的事,可就简单了。”

    “祖母有所不知,这外放的官员回京需要吏部考核呢。”李鸿媳妇道,“洛哥儿年纪还小,怎么能教他徇私枉法呢?”

    李老太太脸色一沉,偏偏李鸿媳妇还带着笑容,一脸的和气。这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杨氏这个媳妇可是不简单。看李杨氏现在的得意劲儿,李老太太就烦躁:“说起来鸿哥儿媳妇的父亲也是年底调回京城的,这都一个月了吧,什么官职安排好了吗?”

    说起这件事,李鸿媳妇的娘家也在担心,还不知道是什么官职呢。但家人愁是一件事,在外人面前底气一定要够啊。所以李鸿媳妇道:“我父亲说当官了这么多年,还没好好的休息过,就趁着这会儿好好的休息个够。”

    “对,你父亲这心态好,能休息的时候就该好好的休息。等吏部新的职位安排下来,也许就没时间休息了。”李老太爷道。

    李老太太哼了一声:“啊哟,今天的手气不好,不玩了。”

    “我看着您手气很好,还赚了,三弟妹输得多。”李杨氏道。谁不知道李昊媳妇在给老太太放水。“说起来三弟都一年没回家了,明年总该回来了吧?”

    李昊媳妇也担心相公,但是她在夫家是没有地位的,通常李老太太说什么她就是什么,比如李昊的事情,她也从来不插手。

    李老太太看了李昊媳妇一眼:“你是老三的媳妇,自己男人的事情自己也要管管,他总是往外跑也不是个事儿。虽然男人在外也没什么,但到底也要回个家。”

    “是,媳妇知道了。”她怎么管?怎么问?这种事情老太太当妈的都管不了,她一个妇道人家又怎么管得了?

    “别总是应声,却什么事儿都不敢。”李老太太道,“人家媳妇的事情多,咱们李家可就轻松了,婆婆面前也不用立规矩,什么事儿都不用你操心,每天除了吃,还真没有需要你动手的地方。”

    李老太太很少说李昊媳妇的,因为之前有李杨氏让她说,后来有李晖媳妇让她说。可自从李洛来了之后,一个接着一个都造反了。李杨氏开始有了底气,李晖媳妇自从李满那件事后,也开始反抗了。

    现在还有个李鸿媳妇,这三个女人也学了本事,说话笑嘻嘻的,让人越看越气。

    “祖母不立规矩真好。”李鸿媳妇笑着道,也算是帮李昊媳妇说话了,“有了祖母的好榜样,所以娘也没给孙媳妇立规矩,孙媳妇就拖个大,代以后李家孙子辈的媳妇谢谢祖母。”

    这话,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把李老太太气个半死。

    李洛觉得这个大嫂真有意思,可比李杨氏适合当家。他又坐了一会儿,跟众人告辞了:“祖父、老太太、母亲、两位伯母、叔母,我体力不支,先下去休息了。”

    “去吧,小孩子家家的就是要多休息,这里有我们几人就够了。”李晖媳妇说着,又对李老太太道,“姑母,您不如也先去休息一下,等快要到点的时候,媳妇再去叫您?”

    李老太太也看着他们头疼,于是恹恹的下去了。

    没了她,大厅里的气氛顿时好多了。

    李洛走出屋内,绿瓶赶忙取了皮草的披风给他裹上。平安送了手炉让他拿着,手炉外面套着一个套子,他两手伸进去非常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