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侯爷当家

分卷阅读106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顾郡辰觉得越来越有趣了。

    只不过,暗器蒙面人和扶丘国之间肯定有关系。因为真正凑巧的是这两批人。如此一来……表哥的失踪,就更加有问题了。

    夜晚。

    西北的夜晚特别的宁静,但是这一晚对西北军营的很多人来说,并不宁静。内奸是谁?这个问题让很多人开始相互怀疑了起来。曾经肝胆相照的兄弟,如今可能是内奸,这个可能让大家都不好接受。

    而在将军府的顾郡辰,可以说是所有人之间,最平静的一个人。他等的并不是内奸会不会通知背后的人去救刺客,他等的是当刺客到了京城,当刺客的供状到了皇叔的面前,大皇子和秦尚书会怎么解释?

    当年,孟德朗说自己活不过二十的时候,一群人表面没什么,心里估计都高兴。现在是他亲口承认的毒可以解决了,他们就坐不住了。

    这看似平稳的一锅水,其实还是自己搅乱的。

    而顾郡辰更加想知道的是,六年前对自己下毒的人和背叛父皇、皇叔的人,到底是谁。当年父皇和父皇的计划天衣无缝,如果没有人背叛,唐家的本家不至于为了保护皇叔被灭门。

    大理寺卿在皇叔的生辰宴上被算计,因为洛儿的误打误撞不了了之,后来又碰到遇袭,因为五城兵马司南城的人巡逻被救,是因为大理寺卿找到了一点当年的线索,那么他线索所指之人到底是谁?

    但只有皇叔知道。

    古管家给他的信中,五城兵马司南城的指挥使是秦风,他是秦尚书的人。是巧合吗?顾郡辰不知道。

    但是秦尚书是可以排除嫌疑的。因为当年的秦贵妃是齐王侧妃,秦尚书还是兵部侍郎,他和父皇、皇叔是一荣俱荣的人。

    顾郡辰揉了揉太阳穴。

    “王爷。”孟德朗为他点燃了香,“王爷该好好休息了,王爷年纪还小,考虑的事情太多,会伤神的。”

    “我父皇、我皇兄、我侄子全都死于六年前。孟德朗,如此的血海深仇,我怎么可能放下?”这是第一次,他在孟德朗面前,如此清楚又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血海深仇,当年他的侄子们还那么小。“大皇兄年长我二十岁,我侄子跟我同年,听说大嫂当年怀孕的时候,怡巧母后也怀孕了。当时父皇和大皇兄觉得,我和侄子特别的有缘。”

    “王爷……”孟德朗欲言又止。

    第158章

    顾郡辰闭上眼:“孟德朗,当年本王是没有资格说血海深仇,可如今本王有了。”

    孟德朗沉默。他虽然没有经历过齐王的事情,但是齐王内心的痛他是明白的,六年前的内乱把华国的根也伤的太深了。

    太子宴的嫡长子、嫡长孙全都死于那场内乱里。

    “停,原地休息到天亮,注意四周的情况,别让人劫走了囚犯。”郡一道。他们走的是小路,小路比较快,虽然是官道比较安全,但顾郡辰就是要引人出来。

    也许背后的人也知道顾郡辰的目的,但是如果刺客真的招供了,那么这是人证,这个险谁也不敢冒。

    郡一严谨的观察四周,王爷说对方一定会来,就算不来对我们也没有损失。不过,人和供词是分开的,人在途中走的慢,供词早就快马加鞭的送回京城了。

    不过,郡一带着刺客离开西北的第一夜,并没有遇到截囚的事情。

    五天后,京城。

    刺客的供词已经到了照宁帝的手中,照宁帝脸色铁青的看着信。

    “皇上。”

    “传秦尚书和大皇子进宫。”照宁帝放下信。尽管已经预料到刺杀侄子的肯定跟儿子有关,但是看到这封信,他还是心中震撼。亲兄弟尚且不顾手足,更何况堂兄弟。

    秦尚书和大皇子马上来了,爷孙俩在御书房门口遇见,彼此心里跳了一下,不知道皇上同时传召他们有什么事情。但总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秦大人、大殿下,里面请。”

    秦尚书和大皇子进了御书房。

    “微臣参见皇上。”

    “儿臣参见父皇。”

    照宁帝看了他们一眼:“都起来吧,西北军营的事情你们都知道了,刺杀郡辰的刺客其实并没有被就走,而是被郡辰移花接木转移走了,这是那刺客的供词,你们一起看看吧。”

    “是。”大皇子上前,有些迫不及待,外公说这次刺杀老四的不是他们的人,那么会是谁呢?他是非常期待的,可是当他看到供词的时候,他双腿一颤,笔直的跪了下去,“冤枉,父皇冤枉啊。”大皇子声音颤抖,整个人都吓的慌了。

    秦尚书感觉有问题,马上接过供词一看,然后跟着两腿一歪,他也跪了下去:“请皇上明察,这件事绝对不是微臣做的。”

    照宁帝靠着椅子:“一个两个都说冤枉,那么你们说是谁冤枉你们?朕吗?”

    “微臣不敢。”秦尚书回答。

    “父皇,儿臣真的没有做过这种事情,儿臣和老四兄弟情深,怎么可能这么做?”大皇子辩解。

    “那你说,谁冤枉了你?”照宁帝问。

    大皇子想了想:“会不会是老四?”

    “胡闹。”照宁帝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他让刺客刺杀自己,他让扶丘国突袭?他让那群暗器蒙面人攻击军营,就只是为了冤枉你?”

    “儿臣有这种怀疑也是正常的。”大皇子道,“先前寇齐就是状告于镇西来的,如果于镇西真的跟扶丘国勾结,扶丘国帮老四偷袭西北军营装装样子也是可能的。至于暗器蒙面人,也有可能是老四的人。”

    “按照你的理论,朕是不是也可以怀疑,寇齐状告于镇西是你的主意,是你跟扶丘国勾结,然后挖了这个坑,让刺客故意招供你们,然后等着你们反咬郡辰一口?”照宁帝问。

    “父皇,儿臣对天发誓,如果这次的刺客真的是儿臣派去的,儿臣不得好死。”大皇子大神道。

    照宁帝眯起眼,双眼如同看着蝶蚁一般的看着大皇子。大皇子被他的眼神盯得心虚,但这件事真的不是他,他仅仅是有些害怕,却勇敢的跟他对视。

    “那么你呢?”照宁帝看向秦尚书。

    “不是老臣,老臣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派人行刺齐王殿下。”秦尚书道,“而且仅凭这个供词,也不能证明是老臣所为。”

    “现在证词已经到了朕的手中,人证也在路上了。这件事如果传开,你觉得会怎样?”照宁帝问。

    “皇上放心,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老臣一定会全力调查此事。”秦尚书道。

    “嗯,那朕就把刺客交给你了,你速带人去跟齐王的人汇合,这是他们走的路线。”照宁帝又把路线图交给秦尚书。

    “老臣遵命。”

    从御书房出来,秦尚书的脸色已经沉到水缸里。

    “外公,这件事该不会真的是……”

    “殿下。”秦尚书截断他的话,“请殿下慎言。”虽然他也有此想法,但这件事的确不是他,到底是谁要这样陷害他。

    “可如果不是,那么这个证词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老四想借此机会除掉我们?”大皇子刚才在御书房的时候,也是说出了这个想法,“没想到老四如此狠毒,以前真是小看了他。”“不是他。”秦尚书又道。

    “外公,你说的我糊涂了。”

    “这件事跟你没有关系,你也不用插手,你好好做你的事情,当你的大皇子,所有的路外公会为你扫平。”秦尚书丟下这么一句话,直接离开了。

    大皇子盯着秦尚书的背影,嘴角慢慢的勾起一抹笑。

    秦尚书回到府中,马上叫来幕僚,商量刺客和供词的事情:“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待?”

    “寇齐和于镇西的事情是我们所为,扶丘国那边也是我们打的招呼,所以齐王的自导自演是不可能的。不过,也不能保证供词他是不是动了手脚。”幕僚一道。

    “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也有另一种可能,供词是真的。”幕僚二道,“如果供词是真的,但这个刺客又不是尚书大人派去的,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对方在陷害尚书大人。而陷害尚书大人的目的,就是让大皇子一系和齐王一系开始争夺。”

    秦尚书点头:“我也是如此想法。可如果是有人在陷害老夫,那么对方是谁?”

    幕僚一笑了一声:“大皇子和齐王如果斗起来,于谁有利?”

    秦尚书蹙眉:“二皇子吗?还是三皇子?”

    “二皇子那边没有跟他交好的官员,三皇子那边怕也是扶不起的。有没有可能……是六年前的余孽?”幕僚二道。

    秦尚书摇头:“老夫也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个人,但是秦尚书不敢想,大理寺卿和他没有关系,上次圣上寿辰,他想对大理寺下手,是因为有人抓到了他的把柄威胁他。所以这次的事情也极有可能是这个人干的。六年前的内乱,还有背后的人,可这个人到底是谁?一想到这个人有自己的把柄,秦尚书就觉得自己如同被老鼠盯着咬到了,恶心的要死。可是,他没有办法,他查不到对方是谁。

    “那皇上把这件事交给大人去查,又是什么原因?”幕僚一道。

    “因为不管这件事是不是老夫所为,老夫都不会让刺客去死,为了证明老夫的清白,刺客到了老夫的手中才是最安全的。如果这件事是老夫所为,老夫也不会杀刺客,反而为了证明自己,老夫必定会把这件事推到别人身上。但这件事如果不是老夫所为,那么老夫比谁都想查出来。”秦尚书道。所以,圣上真是用心良苦。

    “咱们的皇上打仗厉害,没有想到处理朝事也厉害。”幕僚二道,“皇上能坐稳江山,一则当年太子宴留下的人,二则他是圣上亲传的皇位。如果……”

    “如果?”秦尚书挑眉。

    “如果传出一些不好听的消息,太子宴当年传位的是齐王,而并非皇上呢?这样是不是会造成皇上和齐王之间的误会,对大皇子是不是更加有利?”幕僚二又道。

    秦尚书想了想:“如此一来,朝廷中太子宴一系的人会生事,齐王不在京城,这是个好机会。他们一生事,就是我们解决他们的时候了。你们去安排,我倒是想看看这次的事情,结果会怎样。”

    “是”

    刺客和证词的事情,照宁帝只告诉了秦尚书和大皇子,如同秦尚书所料,他这是试探,不管是不是秦尚书所为,只有他会保证刺客的安全。

    可事实上,刺客能不能安全到京城?

    等郡一他们离开了西北地区,终于引来了又一批的杀手。

    是来救刺客?还是来杀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