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不。”就算他名气不错,但剖腹这种事情,他做不来。
    “我来。”李洛道,“你给我打下手,所有人都给我出去。”
    “不不不,我不出去,满姐儿……”
    “出去。”李洛加重了声音,“你想让二姐死在这里的话,就继续待下去。”
    李晖媳妇赶忙摇头。
    李洛看向李晖:“现在剖腹是唯一的办法,等下去也是一尸两命,但是剖腹还有活的机会,她的肚子太大了,大伯以为呢?”
    李晖看向大夫。在这件事上,他不怎么相信李洛,还要听大夫的话。
    “这位小少爷说的话有道理,看样子小少爷也是学医之人。”大夫道。
    “师从孟德朗。”
    孟神医之名,天下无人不知。
    大夫很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参与剖腹的事情,而且看对方,一个年级七岁的孩子,竟然对剖腹如此的熟练。他不禁想,果然是孟神医的徒弟。“注意看她的情况,再给她一片参。”
    “好。”
    李洛的额头汗水不停的冒着,古代的晚上光线不行,就算点着蜡烛,但在视觉上还是有问题。虽然他因为锻炼,体力不错,但小孩子的手终究是没有成年人的灵活。
    大夫一边注意李满的情况,一边给李洛擦汗。直到他取出婴儿,婴儿的情况非常不好,因为在母体待的太久了。李洛又把子宫放回李满的身体里,然后缝合。
    做好这些,他已经筋疲力尽了。
    “孩子不会哭吗?”李洛问。
    “太弱了,暂时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晚上。”大夫道。
    李洛又看了看李满:“她倒是没问题了,下面的血也止住了,你的药好。”说着,他走到门口,众人看见他出来,但是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心里已经知道不好的结果了。“大人没有问题,孩子在母体的时间太久了,现在非常的太虚弱了,先给孩子擦干净,如果熬得过晚上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李晖媳妇冲进房间。
    李晖双眼通红的拍拍李洛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长诚,你去太子府找孟神医,把情况告诉他,问他有没有保下孩子的药。”李洛又道。
    “诺。”
    “魏生,你去苏慕调查一下情况。”
    “诺。”
    这个晚上,谁都不用好好睡了。
    李长诚约一刻钟就回来了,还把孟德朗带来了。孟德朗不是为了孩子来的,而是对李洛剖腹取子的事情有了兴趣,专门来查看孕妇的情况的。他把药给孩子喂下:“熬得过今晚,就有希望活下去,这药只是给他补充能量。”说的还是跟李洛一样的话。
    毕竟天底下,没有百分百肯定的话。
    不过,孟德朗的药下去,婴儿活下去的几率有八成。本来的话,只有二层。只是孟德朗没有说,不然给了家长希望,又让家长失望,就不好了。接着孟德朗又去看了李满的伤口,伤口线缝合的非常整齐,一看就是熟练的技术。他有些意外,看样子李洛对剖腹取子并不是临时动的想法,然后去了琼极院。
    李洛刚刚洗好澡,还特意用在洗澡的时候滴了几滴精油。把自己整理的香喷喷之后,他便出来了。
    “孟神医怎么来了?”李洛有些意外。
    “我去看过婴儿,应该没有问题了。是个男婴,如果死了就可惜了。”孟德朗道。古代重男轻女,一向如此。
    “生了也不过是庶子,母亲的祸,需要孩子来背。”李洛道。他说的话很狠毒,但却是实在话。
    “得,老夫不是来找你谈这个的。”孟神医翻了翻白眼,“老夫看过孕妇的伤口,你可不像新手。”
    “大晚上,您老真有精神,不过我可没有,睡觉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喂……”
    “您老不介意就在我这里睡上一晚。”明天估计还有闹剧。
    “你这孩子,真是一点都不尊敬老人。”
    “您还年轻呢,老当益壮。”李洛吩咐下人给孟神医整了一间客房。
    “我虽不服老,但也知道老当益壮,也是有个老字。”孟神医没好气的说。“明天必须跟我说剖腹取子的事情。”
    第262章 侯爷太孟浪
    第二天,李洛一早就上朝了。作为户部尚书,上朝是必须要参与的。上朝之后,他又跑去了工部,带着户部侍郎。李洛对这个户部侍郎的印象挺好的,就是这个在金銮殿上,修建烈士墓一千两足够的人。
    户部侍郎,徐探德,今年三十二。三十二的三品大官,实在是勇气好,才提拔上去的。运气好在哪里?前户部尚书、前户部侍郎跟着前兵部尚书造反了,被砍头了。他在户部是个老实人,所以就被提拔了。这叫天上掉下了馅饼。
    工部
    “李尚书您来了。”
    “哎哟,李尚书来了。”
    大家现调侃的改了对李洛的称呼。李洛笑着道:“最近辛苦各位大人了,总是帮我忙军校和军医的事情,等建好之后李洛做东,请各位好好的吃一顿。大家放心,李洛自己赚的钱请客,取之有道”
    。
    “哈哈哈……小侯爷真幽默。”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李洛熟门熟路的来到工部尚书这里,跟他了一些情况。这次建造军校和医校的人非常老实,不敢在这些银子上东脑筋。虽然120 万两银子不少,但李小侯爷的银子,大家还是不敢贪的,不然被李小侯爷知道,绝对没有好处。
    全京城的人谁不知道李小侯爷的大名。
    李洛任户部尚书这几天,最主要的是做两件事,一件是军校、医校的时候,一件是看户部的账本。户部银子的来源是人口税和田地税。
    华国的税收还是相当宽厚的。比如人口税,女子及笄也就是15
    岁以上才交税,一年2两银子。男子弱冠也就是18岁以上才交税,一年也是2两银子。
    华国一共4…万左右的人口,及笄和弱冠以下的人,约莫1…万左右,及笄和弱冠以上的人约莫3000万左右,也就是一年国库的收入,光是人口税就有6000千万两的银子了。可是银子呢?国库连 240万两的银子都拿不出来。
    更别说,还有田地税。每亩地150斤的大米。
    朝廷百万大军,一年的银子500万。
    朝廷官员的俸禄,那一个小县城来说,朝廷每年发下去的俸禄差不多一千两。华国一共12个州,每个州有3个县,一共36个县,每年等于36000。这是最低级的。
    朝廷正一品大员1人,于大将军:一年1000两月例。
    二品大员8人,一年的月例:约1万两三品大员约莫60个人,一年的月例:约5万两四品大员约莫50个人,一年的月例:约3万两五品大员约莫60个人,一年的月例:约3万两六品大员约莫80个人,一年的月例:约4万两也就说,从地方县到二品,朝廷每年发的月例,也不过20万两银。
    这是李洛大约的算计,怎么算,国家都是稳稳的有钱国家,为什么到现在,会穷到连240万两都拿不出来?
    李洛叫来户部的几位一起开会:“这基本账本,都是以州为单位,每个州下面,每个县每年的税收情况,你们看一下。然后把相对应的,这一年,该县令的任职情况也整理出来。”
    “县令任职是吏部的事慟阿,我们插手,怕是?”有官员道。
    “没关系,我们不插手。”李洛道,“你只要把当年负责的县令记录出来,然后把县令是哪一年考取的功名情况简单的摘要一下就行。我看往前两年的就行。前年刚进行过三年的任期考核,就看今年和去年的。”
    “是”
    接着,李洛对户部侍郎勾了勾手指:“走,去见皇上。”
    见皇上干什么?
    告状去。
    御书房
    照宁帝、顾郡辰和众位大臣正在商量扶丘国后续的一些事情。被报,李小侯爷求见。在御书房商量事情的大臣们只有一个想法,惹祸精又来干嘛?
    照宁帝也不解,看向顾郡辰。顾郡辰挑眉,不知道。他只知道洛儿最近挺忙的,他们好几天没一起睡了。有未婚妻不能睡的感觉,太子殿下心里也很哭。
    “你们退下,郡辰留下。”照宁帝道。
    “诺。”
    众位大臣从御书房出口,每个人向李洛行了注目礼,看的李洛有些冷飕飕的。
    “发什么呆,进来。”顾郡辰已经到了门口,看着他在外面傻愣着,忍不住提醒。
    李洛咧开嘴:“太子哥哥也在啊。”
    顾郡辰瞥了他一眼,又瞥了他身后的户部侍郎一眼:“户部有情况?”
    李洛点头:“来找皇上商量户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