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微臣的想法,没有确切的证据。而没有证据,微臣不能上报皇上。”大理寺卿道。
“所以,六年前皇叔生辰的时候,秦尚书陷害你,是因为这件事?”顾郡辰问。
“不,六年前,还不是这件事,六年前,我还没有查到秦尚书的事情。”大理寺卿道,“虽然皇上让微臣彻查当年计划泄露的事情,但是微臣在调查中,查到了当年内乱隐藏的真相。秦尚书威胁我,是因为那个真相。”
“内乱的真相?不是众皇子想要躲我父皇的皇位而造反吗?”顾郡辰问。
大理寺卿摇头:“不是,当年那些反贼造反失败被抓,他们的口供中全都提到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我们至今没有抓到,也一直忽略了。”说着,大理寺卿从书房的暗格中,拿出了一些文件,“这是当年他们口供的手抄本,微臣手抄了下来。仔细查看,才发现了端倪。微臣当时惊呆了,发现众皇子背后,都有一个神秘人,在推动当时事情的发展。而这个神秘人到底是谁?”
顾郡辰拿起那些口供,仔细阅读:“你所言不错,这些供词中有提到,戴面具的人、蒙面人……然后再对比,发现每个皇子身边,都有一个神秘的军师。”
“而那个军师,是同一个人。”大理寺卿道,“当时秦尚书威胁我,应该是怕我查到这个神秘人。”
“但是秦尚书一个小小的尚书,不可能牵动在众皇子造反中。”顾郡辰道,“他没有这个本事,当时也没有这个势力。”
“所以,如果他背后还有人呢?有人威胁了他,他再来威胁我。”大理寺卿断案多年,以公正廉明闻名,自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既如此,对方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你?”顾郡辰不解。杀了大理寺卿,那么所有的线索都断了,这件事也许再也没有人查出来了。
“杀了微臣,如同殿下说的,几百名的科举考生中,还找不出另一个微臣吗?”大理寺卿道,“何况,微臣一旦出事情,皇上肯定会派人继续调查。到时候,难保这件事不会被第二个人发现,还不如堵住微臣的嘴,如此一来,皇上也不会派人继续调查,殿下以为呢?”
顾郡辰挑眉,有些意外:“原来你都懂。”
大理寺卿以为,一个十九岁的青年,是很好懂的。但是却不是。顾郡辰这个人,很难懂。整个朝廷里,他并不和谁亲近,包括哪些太子宴留下来的旧臣,他也不亲近。他以为亲近的人,应该就只有李小侯爷了。但是李小侯爷,是个更难让人懂的人。一个小孩,出口成章,连大人都不如他的口才。更重要的是,李小侯爷的胆识和聪慧,也不是一般人能及的。
这样的两个人,却因为一场赐婚,而被安排在一起。
很多人说,皇上这样赐婚,是毁了太子殿下。但是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这不是。李小侯爷赐婚给太子殿下,是在帮太子殿下。李小侯爷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利于稳固太子殿下的位置。
虽然他是男的,但是没有关系,皇上将来会有三宫六院,儿子谁生的不是皇子呢?不一定非要皇后生的。但是,娶一个有用的皇后,可就不同了。
“秦尚书这个人非常的狡猾,他愿意为了替对方办事情,可见对方拿住了他的把柄。”大理寺卿又道。
“为什么不会是他们同流合污呢?”顾郡辰问。
“当然不可能,这个完全可以排除。”大理寺卿分析,“首先,秦尚书贵为秦贵妃的生父,大皇子的外祖父,按照那个时候,大皇子完全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甚至可能是将来的皇上。对方如果跟秦尚书合作,对方有什么好处?仅仅是荣华富贵?到那个时候,秦尚书杀他都来不及,又哪来的荣华富贵?”“所以,两个人不可能合作。”顾郡辰想了想,“那么对于那个幕后的人,你是怎么定义的?”
第299章 为婢女说亲
“原本微臣还不好猜测,但是前段时间,殿下遇到了刺客。”大理寺卿道,“这件事大理寺一直在跟进,也有了一点结论。”
“说说看。”顾郡辰洗耳恭听。
“从那些刺客的凶器和衣着上看,和原来秦尚书的那些人,是一伙儿的。说明秦尚书死了之后,他的势力被人接收了。”大理寺卿道,“但不可能是大皇子,因为这样的行为,谁都会怀疑大皇子。”
“不错,我也觉得不会是大哥。那么二哥?”李洛问。
“二皇子也没有这个本事吞并秦尚书的势力。”大理寺卿一语击中,“二皇子如果有这个本事,秦尚书的势力还能发展的起来吗?所以背后的那个人,十有八九是当年内乱事情的那个神秘人。”
“而他的势力,一定比秦尚书大,是不是?”顾郡辰问。“微臣也是这么想的。”大理寺卿不否认。
顾郡辰皱眉,想到了一件事:“当年我父皇因何而死的,你知道吗?”
“微臣不知道。但是,听到过一些闲言闲语。好像说,先皇是因中毒而死的。”大理寺卿道。
“不错,中毒。”顾郡辰坦白,“你认为当年能给我父皇下毒的是哪些人?当年内乱的时候,孤不在父皇的身边,所以根本不知道那个时候父皇身边有哪些人。”
“难道没有其他人记得吗?”大理寺卿问,“当年先皇身边的人,全都不在了吗?”
“有的离开了,有的死了。那几年,孤因为中了毒,并不关心那些事。所以当年的线索,要查起来恐怕非常的困难。”顾郡辰当时不仅仅中毒,而且也年幼,没有考虑的这么仔细。
“不过,孤可以去打听一下。”
“到时候还请殿下给微臣一份名单,有了名单才好查人。”大理寺卿道。这算是投名状,他从此之后,投靠太子殿下了“嗯。”顾郡辰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当年造成内乱的人,其实并没有死光。众皇子造反,被杀了,但是他们的后代,父皇念在皇室血脉的份上,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流放了。如果要查出那个神秘人,从流放人的口中,也许能查到一点线索。”
“微臣马上派人去查。”
“不。”顾郡辰阻止,“你不适合去查,而且流放的人口众多,你也不适合去查。你一动手,动静太大,这件事,孤会派人去查。”
“曰”
疋。
“还有,孤派几个人给你使,虽不是一流的高手,但是也算高手了。好好的留着你的命,等孤登基,不会亏待你的。”
“谢殿下。”
顾郡辰走了,门口守候的郡一像影子一样的跟着他。大理寺卿发现自己衣服的后面全都湿透了,十九岁的太子,让他压力很大。太子殿下的气势和魄力,并不输皇上,甚至他的心思,比皇上还要慎密。这样的人,天生适合那个位置。
是啊,那个位置,本来就是他的。如果当年的太子宴不是顾及太子殿下年纪还小,不是顾及太子殿下中了毒,皇位,又怎么传给今上呢?
发现自己想多了的大理寺卿,叹了一声气。江山自有人杰出,皇家子弟,又岂是寻常人能比?但是遗传这种东西,也未免太偏心了。今上的三个皇子加起来,都抵不过一个太子。也难怪今上会立侄子为太子,当然,这最重要的还是今上和先皇的感情。
十月
李小侯爷半躺在他的宰相椅子上,看着六部送来的文件。这宰相椅,是他自己取的,因为宰相躺的椅子。作为宰相,统辖六部,其实很忙的。但同时,也能知道六部的情况,很好。李洛知道了六部的情况,等于顾郡辰知道了六部的情况。
照宁帝封李洛为宰相,恐怕还有这一举。
李洛拉了棉衣,今年的天气格外的冷。这才十月,那种风吹过,就有种刺骨的感觉,让人真是不舒服。所以,李小侯爷派人连耳帽都做好了,这会儿正戴着。
放下手中的文件,李洛想起了昨晚上丫头们的窃窃私语。身边的几个丫头,元末连孩子都有了,但年红、绿瓶和平安,却还没有婚配。就连辛饱,都18岁了。
他是男子,心比较粗。他不说,丫头们也不提,只是几个姑娘私下各自取笑一番。李洛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想男人了。
古代的姑娘啊,才二十岁,就想结婚生子了。
平安,性格强势,倒是又有分寸,就是到了大户人家,也是带的出去的。不过平安要强,她的丈夫要格外用心。
绿瓶和年红是个温柔的人,但温柔的又不同,绿瓶性格温和,却不内向。但年红却有点内向,这样的人,适合老实的人“辛饱。”李洛叫了声。
“侯爷。”辛饱跑了进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不再叫他小侯爷了,而改口称侯爷了。
“你去一趟诚信药店,就说爷要见他们老板。”
“曰”
疋。
半个时辰后,辛饱带着诚信药店的老板回来了。李洛对这个老板的第一印象就很好,随着这五年的合作,也算是个朋友了。
“草民参见侯爷。”诚信药店老板恭敬的行礼。
“不用客气,坐。”李洛道。
诚信药店老板规矩的坐下。因为和李洛相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对方也没有太过拘谨,不像一般的老百姓,见了李洛会好怕。他知道,李洛私下的性格挺好的,也是很讲道理的人。
这几年,慈善看病铺的规模做得很大,各个州都有了。而且谁都知道,那背后是李小侯爷的,所以一直安安稳稳的,也没有人去闹事。而慈善看病铺的药材,一直都是他们诚信药店提供的。
待诚信药店的老板坐下之后,李洛又道:“我记得你有两个儿子,这几年,你药店的生意,你儿子也逐渐接手了。大儿子我见过,人品忠厚,跟你很是像,小儿子倒是没见过。”
“回侯爷,小儿子年芳18,今年科举,等着明年会试呢。”诚信药店的老板也不是傻子,李侯爷突然提起他的儿子,应该是有事情跟儿子有关。
“还没恭喜你儿子考了举人呢。”李洛意外。
“侯爷朝廷大事都忙不及,草民那儿子,哪有这个资格叫侯爷挂心呢。”诚信药店的老板笑了笑,“他这人,就榆木脑袋,若有机会侯爷见到了,还请侯爷提点提点。”
“这是自然。撇开我们的关系不说,只要是人品端正的,本侯都有兴趣提点的。”李洛微笑着道,“对了,你儿子可是定亲呢?”
这下诚信药店的老板明白了,原来侯爷相当媒人。“他常说,男子立业再成家,故而还没有。”
“可曾想过要怎样的?”李洛又问。
“娶妻娶贤,人品最是重要,我们家虽不说家大业大,但几个钱还是有的,所以并不在乎对方出身。”诚信药店老板道。“既如此,我身边有三个婢女,相貌自是不说,个个长得眉清目秀的。从我五岁就跟着我,为人处世,也是极好的。才情虽不是顶尖的,但是跟着我,墨水还是有些的。平安今年20,是我侯府管家的孙女,管家就一个孙女,虽很疼爱,但女姑娘掌管着我院子的中馈,非常的细心。性格略微强势些,却不是刁蛮任性之辈,颇有主母的风范。”
年红今年21,女红极好,性格文静贤淑,我平日里的衣服、鞋子都是她准备的,为人实在,也有些老实。
绿瓶今年21,平时负责我的衣食住行,也是极其温婉的姑娘,性格内外皆宜。
常言道:年岁越大的姑娘,越会照顾人,我是舍不得她们,所以才多留了几年。原来还有一个姑娘年元末,前几年被五城兵马司的大公子讨了去,就是我身边的四品侍卫李长诚。功夫极好。她们四个姑娘如同姐妹,虽都是婢女,但我身边的婢女,比不上公主郡主,也比得上一般人家的小姐。你说是不是李洛把情况、利益,分析的非常清楚。他也不强迫人,如果你们愿意,就看着挑一个,如果不愿意,也没有关系。更重要的是,李洛不需要从他们的身上拿到好处,但跟着李洛,他们的好处,却是源源不断的。
“还有一点,她们年纪虽然大了些,但平时本侯委托了孟神医,身体却是调理的极好。”言下之意,结婚之后,马上可以生儿育女。“你也不要多想,结亲是结两性之好,并非结冤家,如果公子看中,是他们的缘分,如果公子看不中,我们的情谊也在。”
“草民懂侯爷的意思。侯爷为国为民,全京城的百姓都感恩戴德,草民哪里会误会侯爷的意思。如同侯爷所说,结亲是结两性之好,所以草民想着,草民回去跟儿子商量一下,再来回稟侯爷,侯爷觉得如何?”诚信药店老板小心翼翼的问。其中利益,他当然知道。宰相门前四品官,李侯爷的贴身婢女,又岂是一般四品人家的小姐能比的?
而且,李侯爷也把话说的清楚了,虽然是他的婢女,但是恩情都在。他能给的条件,绝对比一般四品人家的嫡女要好,唯一不好的,就是姑娘们的出身。
但是他们不在乎姑娘的出身。
“如此甚好,如果公子同意,我们可以找个机会,让公子同她们见一见。找妻子,是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姑娘才行,如果没见过面,又不喜欢,将来就会成了怨偶。”李洛是21世纪的人,当然喜欢他们两情相愿了。但是诚信药店老板的这位二公子,相信年红、绿瓶和元末都不会拒绝的,因为对方的条件真的很好。
18岁,又是举人,不管以后有没有考中进士,前途还是有的。而且家里条件也好,不用担心生计的问题。这样的夫家,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对诚信药店的老板而言,他们出身寒门,需要一个能提拔他们的人,所以在利益上,李洛和他们,也是谈得来的。
诚信药店的老板回去之后,就跟二儿子说了这件事。如果是其他人介绍,二公子可能还不会考虑这件事,但李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