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从清理万界垃圾场开始

第102章 余二当家,好久不见!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黄安不相信真相就是自己看到的这般简单。
    他回顾自己知道的一切,终于渐渐明白了。
    那张司马一行人,应该是想要师傅主动找上门去,去服软,或者在某些事情上做出妥协。
    黄安将心中的担忧和猜测压在心底,谁也没有告诉,哪怕是赵师姐。
    而且,他的日常行为越加谨慎了起来。
    每次去师傅家,都戴着面具,挑着人少的时候去。
    甚至有时候还会翻墙,从邻居家的屋顶院墙上走去师姐家。
    除了这些,黄安增大了对附近人群的警惕和观察,判断有无暗哨盯着他们。
    经过几天的详细勘查,黄安惊讶的发现,竟然没有人盯着他们,连个可疑的人都没有。
    张司马他们,到底在做什么?
    黄安更疑虑了。
    只是在他和那王馆主交流的两天后,赵师姐还是知道了这一切。
    因为,那王家的馆主担心被牵连,追究责任,结清她这一个月的工钱后,不让她来了。
    哪怕他的本意就是帮帮这个可怜的女子,没有心存巴结铁骨境高手的心思,也不敢再冒险了。
    毕竟,对于吴府的人,他王家武馆就是只蚂蚁,是不是被牵连,和事情的真相没有半分钱关系。
    赵师姐失魂落魄的回来了,强忍着眼泪,入了厨房帮忙。
    可被呛人的烟火一熏,还是忍不住悲从中来,默默垂泪,最终在黄安和小财迷的问询下,道出了实情。
    黄安不让赵师姐工作的目的,达成了。
    没人要赵师姐,哪怕是去干苦力都没人敢要她。
    她终究还是待在了家里,用繁杂的家务,麻痹着自己。
    黄安想要师姐在家待着陪伴师傅,帮小财迷忙的目的,终究还是达到了。
    但他没有丝毫高兴,反而更愁了。
    赵师姐这个样子,我见犹怜,黄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可万事有轻有重,诸多烦恼也有因有果。
    对于现在陷入僵局的黄安和小财迷两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让赵师姐(姐姐)接受这个现实,而是让师傅重新恢复信心,振作起来。
    只要师傅恢复,一切担忧烟消云散,一切阻碍都将不是问题。
    赵师姐自然也会恢复往日的样子。
    黄安察觉到,自己不能再这样慢吞吞地等待师傅主动康复了,他需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哪怕暂时无法让师傅恢复,自己也需要解决归元汤的问题。
    毕竟,局面都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基本上算是他能遇到的,最坏的局面。
    就像一个掉入悬崖的人一样,他都已经跌到谷底了,哪怕脚抬一下,动一下,都是进步。
    对于黄安来说,自己现在做出的任何一点改变,都可能打破现在的僵局,继而盘活整局。
    赵师姐整日郁郁寡欢,强颜欢笑,不让自己看出她的逞强。
    她每日拼命练武,起得比自己早,睡得比自己还要晚。
    黄安又岂能看不到。
    黄安自然不知,他的好师姐,还有别的打算。
    要不是担心爹爹,担心妹妹和黄安扛不住那吴姜可能的算计,她怕是早就入伍参军去了。
    在她看来,只要自己能突破铜皮境,家里的情况就能彻底改善了。
    师弟的归元汤也就有了着落。
    可是,真的会如此吗?
    若黄安知晓赵师姐打算,他一万个不信。
    这可能是赵师姐绝望下的一厢情愿罢了。
    以他对幽州这些大人物们,行事风格的那一点点的了解,师姐能不能顺利入军,都是个大问题。
    即使入了军,又该如何立功获取功法?
    那功劳真能落到赵师姐手里?
    赵师姐现在突破至铜皮境的难度,只怕是比登天还难。
    黄安没有察觉到赵师姐的心思,他一门心思的要拯救师傅于水火。
    他觉得,自己不能这样等下去了,他想花银子,去冒险见那武道司的副司主吴姜一面,问问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只是,他和师姐还没入武道司的门,就被拦住了,他们两个根本就进不去。
    局面彻底陷入了僵局,连黄安都感到阵阵绝望。
    他每日故作坚强,在师傅家安慰师傅、赵师姐,还夸赞小财迷厨艺越来越好,转移小财迷的注意力。
    但每到晚上,黄安躺在床上,就开始胡思乱想,开始怀疑起自己到底能不能帮上师傅一家。
    于是,白天的黄安多了一个要鼓励的对象,那就是他自己。
    白天踌躇满志,夜晚患得患失。
    这种痛苦煎熬,精神病一般的思想,折磨的黄安痛不欲生。
    这种从心到身的疲惫绝望感,简直和他最开始知道自己患了胰腺癌一样,仿佛整个人都置身于炼狱。
    就在黄安一筹莫展,怀疑自我之际,转机终于出现了。
    中午饭后回自己院子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意外的人——下林寨二当家,余茂。
    似乎是刚刚护送人来到幽州城,余茂和其手下都显得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
    嘴唇微干,身上衣物带着泥垢,尤其是鞋子,满是黄泥。
    看着累,但这些人一路笑谈,高声喧哗,倒是让黄安听了个明白。
    他们确实今早八九点才到了幽州城,现在才将货物送到雇主手上。
    余茂招摇着,带着大批兄弟,骑着马,赶着牛车、马车,往城东区域处赶去。
    黄安知道,下林寨在幽州城的城东区域,有一处很大的院子,叫下林寨大院。
    这下林寨大院是专门供应下林寨往来人员歇息、接受汾县和丰安两县的任务,或者供应客户留宿。
    他们应该要去下林寨大院修行。
    黄安迷眼打量,直至余茂等人的笑声都不见了,他还在思考。
    过了大概二三十分钟,黄安眼神一狠,一咬牙,决定干了。
    因为他觉得,这余二当家,可能就是他打破僵局的那个契机。
    事情都发展到这种局势了,他不能再求稳了。
    黄安在幽州城内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可不是光吃白饭的。
    为了加深自己对幽州的了解,以及打破现在的僵局,他打听到了很多的事情。
    比如说,当日自己被齐王妃殴打的第二天,齐王妃就带着人离开了。
    而随着齐王妃一起离开的,还有在幽州任期刚刚结束的武道司主,孔忠!
    至于各类小道消息,那就更多了。
    这些消息,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齐王妃与师傅交流中的话语,黄安从中得到了很多以前忽略掉的重要消息。
    而其中一个,就是关于这下林寨二当家余茂的。
    当日出现在客栈中的三人,都是刺史府的人。
    其中张司马和另外一个王司马,是铁骨境初期的修为。
    那个给师傅写信的王魁,是刺史帐下的判司,铁骨境中期的大高手。
    王魁在幽州城内,颇有威名,乃是刺史高正手下的得力臂膀。
    这样一队身份、地位、实力都让平常武者难以企及的组合,却和一个下林寨的,铜皮境中期的二当家,坐在一桌。
    而且,共同谋划同一件事情,怎么看怎么觉得违和。
    因为身份差距太大了。
    武者之间,本就等级森严。
    而王判司和两个司马,同连个官职都没有的余茂,同坐一桌。
    放在黄安的老家,就相当于一个小饭点老板,和三位市级别的高官,在同一个包厢内,商量同一件事情。
    这太过离奇,黄安越想越觉得违和。
    再一想到,张司马和余茂给自己信封,让自己将信封交给师傅时,对说的完全相反的话。
    余茂说师傅看了信后,会奖励自己,会夸赞自己。
    而张司马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师傅会杀了自己。
    那黄安完全有理由推测出,余茂虽然和王判司他们三个人,是一伙的。
    但由于实力、身份、权势等诸多原因,余茂并不清楚事情的所有经过,也不知道谋划中更深的东西。
    他应该只是一个小喽啰,他知道的,只是有限的一部分信息。
    这样,也就能解释,为何他和那张司马,会对自己说出两个完全截然相反的结论。
    余茂,不知道谋划中最关键的事情!
    有了这个猜测,黄安就能找到机会,利用他,达成自己购买归元汤的需求。
    甚至,打破僵局!
    而且,就算他猜错了,也能办法说服余茂,保证自己全身而退。
    心中有了想法,黄安方才决定,与虎谋皮。
    他摸了摸自己脸上的面具,向着下林寨大院的方向,快速追过去。
    他很快就追到了下林寨的队伍,他没有直接冲过去联络余茂,而是选择远远吊在后面。
    他们很快就入了那处院子。
    黄安等了约莫半个小时,掏出二十文铜钱贿赂两个守门的,以有大生意和下林寨众好汉合作,成功见到了余茂。
    “说吧,什么买卖?”
    余茂翘着二郎腿,袒胸露乳,和手下几个头头大口喝着酒,吃着肉。
    黄安带着面具,盯着余茂,然后露出笑意。
    只是因为他带着面具,所以笑容看起来就非常诡异了。
    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有种死寂诡异之感。
    余茂盯着黄安诡异的笑脸,越发觉得不协调,他竟莫名打了个寒战。
    收敛脸上轻松地表情,挪了挪屁股,连坐姿都端正了许多。
    余茂总觉得眼前这个汉子,诡异的很。
    只不过这人的身形,给他一点点熟悉的感觉。
    他好像在哪儿见过,但细细沉思,一点印象也无。
    黄安不知余茂忧心,左右看了看,不说话。
    但意思很明显,叫余茂屏退左右。
    余茂眉头一挑,看了看黄安的双手,没有老茧,很嫩,顿时放下了心。
    他朝左右使了个眼色,等左右退出了屋,一双虎目盯着黄安,问道:
    “现在可以说了吧?”
    黄安呵呵一笑,缓缓撕下了脸上的面具。
    他捏了捏僵硬的表情,龇着大白牙,冲着余茂笑道:
    “余二当家,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