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胜亮出钢刀,找了个角度,晃的李祺睁不开眼睛。
    李祺这个气啊。
    这不是妥妥的流氓行径嘛!
    但也没办法。
    人家人多势众。
    自己可惹不起。
    李祺只好掉头。
    结果没走出几步,碰到刚才那些山民。
    “小子,你许诺我们的钱呢?”
    “什么钱,不是说绑了人之后才给钱嘛!”
    “合着老子们大老远白跑一趟了?弟兄们,给我上!”
    “放肆,家父韩公李... ...”
    “管你是谁呢,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山民们把李祺按在地上,开始毒打... ...
    另一边。
    朱樉下山途中碰上一队官吏。
    手里拿着绢纸,好像在画东西。
    朱樉凑了过去。
    “你们干嘛呢?”
    “滚滚滚,皇上命有司上山川险易图,我等奉旨测绘。耽误了大事,小心拿你是问!”
    朱樉来了兴趣。
    “大哥,你们古代是怎么测绘高低深浅的?”
    “谁是大哥,什么古代,少在这里犯癔症,赶紧滚。”
    朱樉戴上勋章,清了清嗓子。
    “这位小朋友,请注意你说话的语气。”
    “老子就这个语... ...哎呦喂,这位先生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看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先生若有兴趣,可否与我等同行,若能提些许意见,那便再好不过了!”
    李景隆、王国胜:“???”
    什么情况。
    二爷连令牌都没亮出来。
    这货怎么就突然变脸了?
    朱樉志得意满的将绢纸拿来,大概一看便知道,画的一点都不准。
    打开商城,朱樉翻找了一番,果然在角落里找到测绘设备以及相关书籍。
    于是朱樉直接兑换。
    “你们看,这东西能直观标注数据,用这个测量各山峰的高度,然后把数字记下来。”
    “数字... ...是什么?”
    几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朱樉无奈叹气。
    也是,数字是十三到十四世纪传入中国的。
    这种偏僻小地方知道的只会更晚。
    不懂很正常。
    “就把那上面的图案给我画下来就行。”
    众人点头照做。
    朱樉自己则开始绘制简略地图。
    等到数据都收集到后,又开始具体描摹。
    很快。
    一幅极具现代特点的地图完成。
    “先生果然是大才,这等能力,应为监生,在下甘愿让贤!”
    朱樉点头。
    怪不得这货这么嚣张,原来是个监生。
    此监生非彼监生。
    明朝以前的唐宋时期。
    由一个叫职方司的部门负责测绘地图。
    但这个机构人员较少。
    实际测绘一般是由地方上的衙役完成的。
    这也就导致地图质量参差不齐。
    因此朱元璋搞了个黄册。
    顾名思义,就是黄皮册子。
    涵盖大明各地地图。
    并以此成立了一个由黄册主事负责的由两员监察御史,一员户部给事中,一员户部主事,一千两百名监生组成的督办机构。
    目的也很简单。
    就是为了防止地方上这些人糊弄事。
    这不。
    这位监生就是朱元璋派来督测香山及其附近的监生。
    朱樉没当回事,把地图交给监生并说道:“回京的时候记得跟我说一声,我有个东西需要你们帮忙捎一下!”
    “好的!”
    朱樉回到北平城,来见朱棣。
    “老四,让你剥的老虎皮呢?”
    朱棣赶紧拿了出来。
    “怎么了四哥,这么快就要回去了?”
    “要回去您回去,我还没玩够呢!”
    朱棣抱住旁边的柱子。
    朱樉哭笑不得。
    “瞧你那个没出息的样子。”
    “父皇命黄册机构测绘山川险易图,我想着让他们帮咱带回去。”
    朱棣这才松开柱子。
    “这老虎皮质量不好,上面坑坑洼洼的。”
    “那是你二哥的拳头太硬,直接给打穿了。”
    朱棣一脸鄙夷的点头。
    拿走了老虎皮,朱棣在回去的路上再次碰见测绘香山的那名监生。
    “先生,太好了,我正愁不知该去哪里找您呢。”
    “暂罢科举,改察举了您知道吧?”
    “户部主事看了您的地图,说您完全能担任监生,让我找您呢。”
    朱樉来了兴趣。
    他还真想从这里暂时离开一会儿。
    毕竟有了和李善长勾搭的苏州富户的名单。
    就能挨个敲诈了。
    正愁找不到理由,这下好了,理由自己送上门来了。
    朱樉去见徐达。
    “岳父大人,小婿来与您辞行。”
    “辞行?”
    徐达自太师椅上坐起,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听到的话。
    “你小子好不容易跟着我们到了北边,怎么又想偷偷溜回去了?”
    “什么偷偷溜回去,我爹想我了要见我。”
    徐达将信将疑。
    细想想,这小子虽然纨绔,但应该不至于假传圣旨。
    “带着你的洪兴营一起回去吧,省的给老子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