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丰收时节,
    荒地之上的常规小麦成熟了,
    令所有人惊讶的是,
    这些荒地上产出的小麦居然是好土地上的两倍,
    袁尚知道,这就是现代育种技术下,常规小麦的产量,
    若他们种植的地方,不是荒地,而是肥力足够的土地上,
    三倍产量都不为过,
    现在只有两倍产量,一是因为土地肥力太差,二是因为种植技术低下。
    不过,两倍粮食产出,已经很可以的,
    一下子,就让冀州的粮仓直接爆满,
    有了这些粮食,袁尚便可以再次发动战争,
    除此之外,他还拿出常规小麦的种子,
    让整个冀州都开始种植这种小麦,
    在袁尚的计划中,明年他就可以将常规小麦普及到其它的州。
    ..............
    除了小麦以外,
    常规水稻也要开始普及,
    不过,他现在占据的地方,已经过了种植水稻的时间,
    水稻喜热,
    而他占据的最南边,也就在陈留郡,
    这里已经有了水稻产出,
    即便只有一年一季,
    但也可以加快,水稻的普及速度,
    毕竟,等他统一天下,
    也不知道还要几年,
    而这几年,他可以一边统一,一边普及水稻。
    至于,他带来的橡胶种子,
    目前还没法普及,
    橡胶需要的生存环境,需要更热的地方,
    那些地方,现在恐怕还是一片原始地带。
    当然,是不是原始地带,一点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现在无法在那里形成有效的统治。
    ...............
    十月初,
    袁尚再度发起了进攻,
    这一次,他的目标是泰山郡,鲁国,任城国,山羊郡。
    只要拿下这四郡,
    曹操便不足为虑了,
    根据他派出的情报人员,
    这四郡,共有守军五万余人,
    其中,泰山郡的守军人数最多,
    其余三郡都是小郡,
    这也是为何,袁尚选择进攻的原因,
    小郡而已,没有必要等待太多时间,
    尽早拿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相比于之前的八万军队,
    这一次,袁尚共派出了六万军队,
    冀州出兵四万,青州出兵两万,
    这么多人,便直接浩浩荡荡的朝着泰山郡杀去。
    ..................
    十一月初,
    经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袁尚军队终于来到了泰山郡,
    见到袁尚的军队,
    泰山郡的郡守瞬间就慌了神,
    他怎么也想不到,
    袁尚军队,几个月前才发起过大规模的进攻,
    没想到,这么快又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虽然说,有速战速决的意义,
    但这样连续不断的进攻,对于百姓的损失却是极大的,
    毕竟粮草的产出总是有限的。
    ............
    泰山郡守想的没错,
    在过去,想要在短时间完成两次大规模进攻,
    除了极限压榨百姓,没有第二条路走,
    即便是秦始皇后期,
    面对六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却依然还是花了整整十年的时候,才完成了第一次大一统,
    而限制秦始皇统一的核心因素,
    便是粮食的产量是固定不变,
    要发动战争,便只能等待每年产出的粮食,
    要知道,士兵在前方一天消耗的粮食,至少是一个普通百姓的两倍,
    这还不包括,路上运输所浪费的粮食,
    可以说,没有粮食,也就很难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
    当然,这个困扰其他人的问题,
    对于袁尚而言,一点都不是问题,
    因为冀州的粮食已经足够他发动大规模战争了,
    既然如此,他何必等到明年。
    .........
    曹操显然也没有意识到,
    袁尚会这么频繁的发动战争,
    所以,他还没有来得及,将防守袁尚的一些方法告诉泰山郡郡守,
    所以,当袁尚的军队带着巨大的攻城器械来到泰山郡时,
    泰山郡的郡守跟其他人没有区别,
    直接被吓傻了,
    他的防守对于袁尚军队而言,
    根本就不是个事,
    袁尚军队仅仅用一天的时间,
    便轻松击溃了泰山郡的郡城,
    拿下了泰山郡。
    拿下泰山郡之后,
    袁尚并没有停下进攻的脚步,
    十天时间,
    他的军队便抵达了鲁国。
    ..........
    鲁国,从属于豫州,
    不过,对于袁尚而言,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鲁国也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
    鲁国郡守听闻袁尚军队抵达,
    毫不犹豫,便选择了投降,
    毕竟,泰山郡都只能抵抗袁尚军队一天时间,
    更何况,士兵人数更少的鲁国呢。
    ..........
    对于袁尚而言,
    拿下泰山郡和鲁国,
    是非常轻松的,
    但时间却是过的极快的,
    这一路上,
    因为各种原因,
    行军速度一直都快不了,
    这个时代,没有修好的道路,
    军队行走,有的时候还要开辟新的道路,
    不然的话,便只能慢慢的走,
    如果遇到天下糟糕,
    耽误的时间只会更长,
    所以,从泰山郡到拿下鲁国,
    也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左右,
    好在,兖州的冬天,温度要比冀州好不少,
    冀州的冬天,零下十度,恐怕是常有的时候,
    但是,兖州地区,冬天只会达到零下五度左右,
    在这种温度下,冻死人的情况也就没有那么夸张了,
    所以,袁尚便继续向南进发,
    任城国虽小,士兵人数也不足万,
    但守将却是个英猛汉子,
    但是,再英猛的汉子,也抵御不住,袁尚大军的进攻,
    所以,又是一天时间,便攻下了任城国,
    至此,袁尚计划中的三郡便已经全都拿下,
    这一路而来,他的士兵也损失了将近一万。
    ..............
    公元206年一月份,
    这是袁尚来到三国时期的第四年,
    作为180年出生的他,现在已经26岁,
    在三国时期,也算是步入中年了,
    所以,他显得格外的焦虑,
    以三国时期的医疗技术,
    能不能活到五十岁,袁尚心中都充满了疑虑,
    不过,他建立的医学院,已经培育了第一批医学生,
    他们已经走向了其他各郡,
    带着他们的医术,在其它各郡建立所谓的分校,
    当然,这背后全都是袁尚的支持,
    想要促进医术的发展,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交流是密不可分,
    只有不断挖掘更加聪明的人,
    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三国时期的医术,
    他从来不盲目相信任何一个人,
    即便那个人是华佗,是张仲景,
    也改变不了三国时期落后的医术,
    正如,当年的秦始皇苦求长生不老,
    而现在的他,则苦求提高三国时期的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