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我成了满清死敌

第525章 郑森重获自由,东林党不靠谱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525章 郑森重获自由,东林党不靠谱
    李毅暗自竖起大拇指,郑森果然是郑家的千里驹:“你说的没错,本王已查明当年的刺杀案与你没有关系!”
    郑森身躯摇曳,忍不住心中的狂喜,李毅这是要放他回去了,他用很真诚的语气赞扬道:“摄政王英明!”
    “你父亲与本王是莫逆之交,你回去之后别忘了传达本王的问候!”
    “多谢摄政王!”郑森的心快要飞到半空中了。
    他知道李毅放自己回去一定有原因,但现在他什么也不想问,只要能离开这座庄园,什么代价都是值得的。
    “本王本想关押你五年,但延平王等不及了!”李毅发出爽朗的笑声:“延平王把赣州还给了朝廷,又答应明年派水师助朝廷北伐,也许明年你还会来本王帐下效力!”
    郑森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郑森。”李毅直言道:“本王很欣赏你,本王已与你父亲达成盟约,朝廷改封你父亲为镇海王,闽粤两地都交给你郑家世代镇守。”
    这种盟约能有多大约束力?
    郑森口不对心道:“多谢摄政王,摄政王对郑家恩重如山!”
    李毅不在意郑森是否真的感激,叮嘱道:“你此去闽粤,日后也许再不会入朝。”
    “本王今天来此是要告诉你,南海很大,西番能渡过重重远洋来到大明,我大明的水师也能远行千里。”
    “大明实行海禁时,闽粤百姓不得安生,倭寇祸害浙闽两地。”
    “如今,郑氏水师畅行四海,四海升平。”
    “本王开放海禁,是为浙闽粤三地开,是为郑氏开,也是为天下人开。”
    李毅首次对一个陌生人讲述自己的构想,他只是一个人,需要许多人帮忙才能做更多的事。
    眼前这个年轻人的选择,能让李毅少走几年弯路,他可以选择斩杀郑森,用三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来平定郑芝龙,但李毅放弃了,因为他想早日回到草原。
    郑森还在咀嚼李毅的话,一时无法理解。
    李毅没有继续陪他思考:“明天,锦衣卫会护送你南下,除夕之前,你可以回到福州了。”
    守卫千总看李毅的手势,护送郑森退下,这里枯燥的差事终于到头了。
    摄政王李毅走出破败的庄园,骑兵护送马车沿着来时的道路返回,野外的雪景比起南京城内显得寂静而安宁,李毅坐在车厢里看从窗边穿过的风景。
    大海和草原都是危险而神秘,但能让大明人富有冒险精神,永不止歇的冒险,大明必须要选择一个方向去征服。
    李毅做过许多次权宜之计,也骗过一些人,但他这次确实不是在欺骗郑芝龙和郑森。
    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李郑之盟还没有公布于众,但郑芝龙的目的很明确,他只要闽粤,无意逐鹿天下。
    在经历了那场不切实际的诱惑后,郑芝龙在马士英的斡旋下与李毅达成了合作。
    延平王和镇海王都是郡王,换了名号后,郑芝龙心中能舒坦些。
    为了表达诚意,李毅同意让协助守御江防的郑氏水师返回福建,释放了扣押半年的郑氏世子。
    朝廷允许郑氏独立存在,但郑氏水师必须要接受朝廷的征召,参与北伐之战。
    郑芝龙同意了。
    腊月,马士英代表朝廷南下仙霞关,朝廷宣旨本不干吏部尚书的事,但李毅特地命马士英放下手中事务南下。
    仙霞关坐落在衢州南部的崇山峻岭中,江南降雪,这里只有寒风。
    郑芝龙一辈子在福建,从未见过天降祥瑞。
    山区简陋,再美的景色看多了也是单调,这些日子,唯有郑鸿一直陪在他身边。
    福建人不耐寒,屋子的角落放了一个火盘,火盘上方翻腾着看不见的热浪。
    郑芝龙披了一件灰色熊皮裘衣,窗外寒风刮在漫山遍野的松林上发出“呜呜”的怪叫,白色的窗户纸不时发出“扑扑”的响声。
    两人随意聊些福州春节的热闹,郑鸿捡着开心的事情说:“大木就快要回来了。”
    郑芝龙点点头:“是啊,总算能过个团圆年!”
    帝王将相家,与平常百姓家的期盼没有什么不同。
    到现在,郑鸿仍然无法理解郑芝龙的决定,但他只能听命,他讪笑着问道:“郑彩还在梧州呢。”
    “嗯!”郑芝龙语焉模糊,提及广西的局势,他突然愤愤不平的感慨:“东林党之人有一个能靠得住的吗?”
    陈邦博反正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与朝廷早有勾结。
    广西初起兵时,郑芝龙谨慎不动,正是因为郑氏与陈邦博矛盾不可调和,他相信瞿铝,不相信陈邦博。
    局势发展果然不出郑芝龙所料,东林党那些文臣平时一个个蹦跶的欢实,关键时刻总免不了被出卖的命运。
    郑鸿想得到很美:“王爷,能吞并梧州也算是有所收获!”
    “梧州?”郑芝龙冷哼了一声道:“粤民之心尚未归服,占那么多地盘又有何用?”
    许义阳找郑彩协助攻打梧州是机密之事,朝廷才利用完陈邦博,立刻开始给陈邦博挖陷阱。
    郑芝龙很乐意帮这个忙。
    陈邦博出身广东,这几年没再发动过大规模战事,但骚扰不断,让他不胜其烦。
    郑鸿不解其意,暂时闭上了嘴巴。
    郑芝龙在屋里走了几步,拉开房门,一股冷风窜进来。
    远处山峦上松涛起伏如大海上波浪,他缩了缩脖子,吩咐道:“把茶盘端上来!”
    站在塔尖的人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只能自己做出决定,他们的决定与家族的命运休戚相关,郑芝龙、李毅、吴桂和杜尔滚,他们都是站在这个年代塔尖的人。
    郑芝龙有自知之明,如果没有朝廷的支持,他连广东也控制不住,从拥戴隆武皇帝时起,他与士林的关系一直非常恶劣。
    黄道周被李毅赶回福建,他登门拜访,还是免不了吃闭门羹。
    郑芝龙有些不明白,为何浙东望族和几社士子都能和李毅谈笑风生,闽粤的望族却一直不待见他
    侍从端上茶盘,郑芝龙在茶盘前坐下,一边清洗茶具一边吩咐:“马士英来了,给他准备一份重礼,日后要倚重他的地方很多!”
    郑鸿想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开口,只是点头接下命令。
    郑鸿离开后,郑芝龙陷入沉思状态,到现在他还没想明白,朝廷相对于他最大的优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