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造反指南手册

第一百三十四章 竟然是丁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136章 竟然是丁
    这三天的时间里,太原城内的众多读书士子可谓是愁的白发都多了好些根。
    将自己关在房间的安庆绪,对外面的事情浑然不觉。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出考题。
    外面的那些应考者对考题满面愁容,殊不知这里面的出题人对该考些什么题,也同样有些抓耳挠腮。
    考太难了肯定不行,且不说外面的那些应考者能不能将题答出来,安庆绪本人就不会出太难的题。
    而且安庆绪还需要考虑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判卷。
    商事从来就没有成为过一国的典范,不论是通过科举,还是通过自己家族地位进入朝廷的官员们,对商事完全就是睁眼瞎。
    看他们监督考试纪律还行,但是让他们去判阅考完收上来的那些卷子……
    那跟没考也没什么区别了。
    可如果让这些卷子都自己来判,自己来审阅……
    那工作量未免也太大了些。
    安庆绪是天子不假,但他也绝不想当一个要累死在龙案前的天子。
    看着自己所出的那么多道题,安庆绪想着想着,忽地眼神一亮。
    “咦,有了。”
    ……
    三日之期很快过去。
    无数读书士子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临时所划分出来的一片考场。
    身为此次主考官的高尚坐在最上面,面无表情。
    因为此次恩科不论身份,只要对自己有信心的人都可以报考,所以来应考的人数也非常多,足有数千人。
    每人一个单独的小隔间,按着安排坐好之后,卷子很快便被启封发了下去。
    高尚也收到了这么一份。
    主考官在考试的时候其实颇为无聊,下面有其他的巡考官员,主考官原本是进行出题任务的。
    结果,今次恩科出题任务被安庆绪揽了过去,高尚几乎就是当了个吉祥物。
    在考试的时候他也不能做别的,索性便拿着卷子看了起来。
    而且他也确实想看看,安庆绪到底出了些什么问题。
    说不定能对自己有些启发呢?
    “唔……我的兜里有五文钱,买菜花了两文,还剩几文钱?”
    “那肯定是三文啊。”
    “咦,下面还有甲乙丙丁?”
    高尚在看到第一题的时候便愣了一下。
    以往的科举一般都是出一道考题,然后让底下的人去自由发挥。
    比如说要是考诗歌赋,那就由主考官去命名要做这首诗的主题,如果再严格一点,还要去规范一下格律,甚至是意象的选定。
    如果是考策论的话,那就更简单了。
    随便从最近或者以往的奏章当中选一个困难的问题,然后修修改改,便是一道题目。
    剩下的,便是应考者的长篇大论。
    往往题目十几个字的小题,应考者要写上上千字不等。
    如果再算上自己所打的那些草稿,恐怕要上万字了。
    现在这一道长题,结果最后只需要填一个选项?
    有意思。
    高尚毕竟反应快,马上就明白了安庆绪出这些题的意思。
    如果是长篇大论的话,那所有的审阅工作都只能交给安庆绪一个人去做。
    毕竟只有安庆绪最懂这些。
    但是如果变成选项的话,安庆绪只需要给自己这些人一份答案。
    哪怕他们对这些题目根本看不懂,也完全不影响他们去进行判阅的工作。
    如此以来,就有了非常多的人手可以帮助安庆绪分摊劳动。
    妙啊!
    虽然知道,这后面的审阅工作保不准还得要自己来做,但高尚的心里却还是感觉颇为有趣。
    新东西往往能最勾人心魄。
    高尚甚至也来了兴致,一边看题一边忍不住拿着手边的毛笔在空白的纸上写写画画。
    口中时不时还念叨着些什么。
    “甲、丁、四……丙、甲……”
    高尚心中感觉颇为有趣,下面的那些应考者其实也是一样的。
    尤其是这前面的15道题都是算学题,而且还是非常基础的算学。
    基本上就是考加减乘除。
    如果非要说有些难度的话,那就是后面那5道题加减乘除的稍微多了些,一道题都需要来来回回加减乘除34次,才能算出最终结果。
    但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造成不了什么太多的阻碍。
    毕竟如今敢于参加此次恩科的,那都是对自己的才华抱有非常自信的人。
    很快前15道题就结束了。
    当看到第十六题的时候,包括高尚在内的几乎所有做题人都微微一愣。
    因为从这里往下开始,题目忽然变化了起来。
    不再是前15道题那种简简单单的算学题,而是变成了一大堆文字组成的叙述题。
    而且其中的内容,也开始变得有些大逆不道起来。
    就比方说这16题的题目。
    “古人曾言士农工商,下面对于士农工商4种职业,排列组合顺序正确的是()”
    “甲、农最高,士次之,工又次之、商最次之。”
    “乙、农最高、士次之、商又次之、工最次之。”
    “丙、工最高、农次之、士又次之、商最次之。”
    “丁、四者地位相同,并无贵重之分。”
    一共只有4个选项,按照前面所出的题的规律来看,这4个选项当中肯定有正确的那1个。
    可问题就在于,他们心中所认为的士农工商的正确排序,在这个4个选项当中完全见不到啊!
    明明应该是士最高,唯一算是与之有些接近的,那便是最后一个丁选项。
    和丁选项说的,还是四者地位相同。
    士怎么能和其他三个地位相同呢?
    不少人提起笔来,只觉得长时间根本无法下笔,不由地向其他人看得过去。
    试图找到同样有跟自己相同认为的人。
    如果能有人率先站起来就更好了。
    只是唐廷已经数十年没有开过科举,偶尔的恩科也同样是寥寥无几,读书人读了大半辈子,根本无路晋升。
    如今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一个机会,虽然不是唐廷那边的,但大燕已经接连打退两次唐军的进攻,甚至已经在太原稳住了阵脚。
    这已然可以算是承接了从唐廷那边的天命。
    取代李唐只是时间问题。
    既然不会是一个短命王朝,那在这里当官也没什么不同。
    蹉跎了大半辈子的绝大多数读书人,对这个机会是十分珍惜的。
    所以哪怕是看到这出了一个不太对劲的问题,许多人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要说出来的好。
    万一因为自己站出来说两句话,就被定性为考场喧哗,然后被赶了出去呢?
    自己前面的题答得那么好,要是因为这一道题就被赶了出去,那岂不是要悔死自己?
    聪明的人识趣地选择了先行跳过,大不了就等后面看看有没有人提出问题。
    哪怕是到了最后的时候,也没有人提出问题,自己大不了就随便去填一个答案就可以了。
    反正不过是4个选项嘛,哪怕是随便蒙一个,也有几率能蒙对啊。
    ……
    刷刷的笔错之声又一次响起。
    后命题虽然也同样有些难度,但要比这第16题好上太多。
    最起码不用接受心灵的拷问。
    当然,难度还是有的。
    当应考的读书人在一个时辰之后走出考场,脸上很难见到几张兴奋且惊喜的表情。
    无他,只是因为后面的内容实在是绕得他们转不开墨来。
    “王兄,第二十七题你选的是什么答案?”
    “27题……你说的是那个卖木雕的题吗?”
    “正是!”
    “我选的是丙,一个月前卖出去的价格是20文,半个月前卖出去的价格是15文,也就是说这木雕每半个月就要跌价5文钱。”
    “问你今日的价格,应该是10文钱吧。”
    诉说着自己的解题思路,这么头戴濮巾的读书人看着问自己问题的朋友脸色似乎不太好,不由地好奇地问道:“你选的是什么?”
    “我……我选的是丁。”
    “丁?十五文?为什么是15文?”
    “我……我感觉都半个月了,木雕的价格应该不会再下降了吧。”
    两人的交谈并没有刻意掩盖声音,所以身边随同他们走出来的许多读书人都听得到。
    听到这话,跟他们擦肩而过的一名读书人顿时上前,一脸惊喜。
    “这位兄台你选的也是丁?我也是丁啊!”
    “实不相瞒,在下家里做的生意就有这木雕的生意。若是从外面又来一批上好且原本城里没见过的木雕,最开始是一定要设置一个高价。”
    “如果有人买,买的人多,那就适当的在往上继续抬价格。”
    “但是如果没有什么太多人买,那就适当的往下降价格。就拿在下家里的生意来说,这木雕往往经过个三五天的波动,价格基本上也就稳定了。”
    “所以这道题的答案肯定是丁!”
    听得这话,头戴濮巾的读书人发出了拷问。
    “这难道不是一道算学题吗?怎么还跟实际扯上关系了?”
    “怎么能说是算学题?当时在外面公布的恩科内容不是已经说了吗,此时恩科考的是商啊!”
    “是商!”
    “那前面的那些算学题?”
    后挤过来的这名读书人如同看傻子一般,看了头戴濮巾的读书士子,道:“前面的算学题只是基础啊。”
    “你见过哪里做买卖的东西,不需要账本的?”
    “你想要算账,不会算数哪里行啊?”
    “……”
    类似的争论在太原城内各处不断地上演着。
    而在城内正负责批阅试卷的官员们,也一个个飞速地挥动着笔墨,在那一张张试卷上画着圈圈。
    整张试卷一共是65道题,前面的15道题每题两分,后面的50道题每题三分,加起来的总分正好180分。
    只需要在审阅完一张卷子之后,数一数圈圈的数量,再把每道题的分数贴上去,然后和总分做一下减法,一张卷子就如此快速的审阅完毕。
    轻轻松松。
    只是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这上千张的卷子便已经全部审阅完毕。
    高尚带人又整理了一下所有应考者的名单以及其所对应的分数,然后按照顺序排列了一下,在当天晚上便交到了安庆绪的手上。
    “启禀陛下,今日恩科所应考者,共一千二百一十七人,其中最高得分155分,最低得分34分。”
    “臣只截取了得分前200人的名单,后面的名单还在加紧整理当中,请陛下先行过目。”
    “200人足够了,后面的不必再麻烦了。”
    安庆绪挥了挥手,随后接过了高尚所整理好的那份名单看了起来。
    最高得分只有一个,满分180分的卷子只做了155分,也就是一般般的水准。
    但是如果算上这是第一次考这种新颖的题,那这155分也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安庆绪将目光向左上方扫了过去,看到了这张卷子的姓名。
    “伍珍……”
    安庆绪暗自将这个名字记下。
    而除了这个最高得分以外,第二名的得分倒是也差的不多,150分,不过只差了区区5分而已。
    或许是因为都是选择题的缘故,整张名单的分数差距确实都不是很大,排在第200人的分数也有125分。
    这里面或许不乏瞎蒙的缘故。
    安庆绪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明天早上就将此次的考试成绩放榜,只选入前100人。前50人入殿试,朕还要亲自考较他们。”
    “至于后面的50人,先让其入翰林院,让翰林先生再好好教教他们。”
    ……
    第二日清晨,随着放榜的消息再一次传遍全城,整个太原城的气氛也被再一次点爆开来。
    以往的那些科举那一次不都得等上个好多天,才能最后有消息传出来?
    如今这昨天刚考完,结果今天早上就放榜。
    速度如此之快,效率如此之高,着实让许多人大开眼界。
    “155分,这么高!?”
    看着那最顶上的名字,以及那名字旁边的数字,许多名字根本没入榜的考生不由地发出一阵惊呼。
    分值当初都已经在卷子上标明了,所以他们很清楚155分的含金量。
    这么奇葩的一张卷子,竟然只扣了25分……
    不是人啊!
    有的人在看上面的名字忍不住心生敬佩,也有的人则是觉得心中不服,快速地依靠着贴在金榜旁边的那份试卷及答案,对起了自己的答案。
    “甲丁丙丁乙……没有错误啊。”
    “乙丙丁丁……嗯?丁?”
    “第十六题竟然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