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开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第39章 表率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此法虽好,只是会有人来吗?”
    荀彧不由得发出疑问。
    “会不会有人来,试一试便会知晓。”
    “文若,那此事便交由你来办了。”
    曹操缓缓开口道。
    荀彧点了点头。
    虽说他有些担心没有人前来。
    但对于楚羽的这个方法,他还是很看好的。
    效仿商鞅,徙木立信,着实是个不错的法子。
    只是,一个月只花二十个铜钱。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算每天只喝一点米汤,都绝对不够。
    哪怕只吃粟米,20钱的粮食,都不够吃一个月的。
    这么难的挑战,谁会来做?
    不过眼下情况摆在这里,如果不用这个方法的话。
    想要在保证百姓信服的情况下做好工作,简直难如登天。
    而且,一旦真的有人完成。
    将这个头开好。
    光是这个丰厚的奖赏,都足以激励百姓和官员。
    或许没有多少人能够达成。
    但只要兴起一阵朴素之风,那这件事就迎刃而解了。
    就在这时,曹操缓缓开口道:
    “别人且先不说。”
    “在座的诸位,你们可有谁有信心能做到这一点?”
    曹操的问题,直接把所有人都问住了。
    他们眉头紧皱,不敢作答。
    20个铜钱,过一个月?
    谁能做到?
    想想都不可能!
    曹操见没人说话,便开始点名道:
    “钟繇,你可能做到?”
    一直没说话的重要顿时瞪圆了眼睛:
    “司空,恕在下无能啊。”
    “司空你是知道我的,我平日里素爱书法。”
    “光是纸,一个月的花销就远远不止二十钱了。”
    听到这话,曹操不由得苦笑一声。
    也确实。
    钟繇的爱好就这一个。
    就是让他一个月不吃饭,也绝对不能一个月不碰笔墨纸砚。
    不然,还不如杀了他。
    想到这里,曹操又瞥眼看向荀彧:
    “文若,你可能做到啊?”
    荀彧顿时无奈的拱手道:
    “司空,荀府的情况你也知道。”
    “府上上上下下要花的钱,光是夜里点灯,都超过二十铜钱了。”
    “这……若几天还好,一个月的话怕是……”
    曹操轻叹一声,不再强求,又看向程昱。
    程昱顿时摆摆手道:
    “司空,我……”
    不等程昱说完借口,曹操顿时一拍桌子:
    “好了!”
    “我算是看出来了。”
    “你们一个个的,都是开销大户!”
    就光看你们,如何行节俭之风?
    听到这话,众人不由得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虽然他们也想出手。
    可有心无力啊。
    他们家大业大,各方面都需要打理。
    每个月的开销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了。
    曹操此时已经有些愠怒。
    要不是碍于面子,他非得怒斥眼前这些家伙不可。
    “好了好了,先把告示张贴出去!”
    “你们做不到,我不信就没有其他人能做到!”
    曹操一声令下。
    众人顿时连忙得令,如释重负一般落荒而逃。
    丝毫不给曹操反悔的机会。
    只要不让他们来做这个挑战,当这个榜样。
    那他们怎么都行。
    曹操顿时颇感无奈的叹了口气,揉着额头道:
    “子霄啊,你看看,你看看他们!”
    “就他们如此,该如何推行徙木立信之法?”
    楚羽眉头微微一挑。
    你问我?我上哪知道?
    反正方法我给你想了。
    能不能做得到,就看你手下的人争不争气了。
    ……
    虽然荀彧荀攸等人说自己做不到。
    但是张贴告示的速度着实惊人。
    仅仅用了两个时辰的时间。
    整个许都到处便贴满了告示。
    此告示一出,顿时惊动了整个许都城。
    不光是百姓,士族们也纷纷凑了过来看热闹。
    毕竟许都可是很长时间都没有这么大的动静了。
    到处都是甲士,一副忙得不可开交的样子.
    然而在看到告示上的内容后。
    众人顿时纷纷揣测这告示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
    尤其是各大士族。
    大家都心照不宣,但背地里不断分析背后的含义。
    尤其是许都城中的两大士族。
    一个是司马家,一个便是杨家。
    这两家,可是绝对的老牌士族了,尤其是杨家。
    杨家的杨彪,更是大汉的绝对拥护者。
    这次要求修缮皇宫的请奏名单上,就有他的名字。
    ……
    与此同时,司马家中。
    司马防召集了自己的几个儿子,开口道:
    “都看到告示了吧?”
    “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想的?”
    他主要问的,是自己的大儿子司马朗,和二儿子司马懿。
    司马朗一直入朝为官,他应该对官场之道有很深的了解。
    而司马懿。
    虽然如今没有一官半职。
    但是他城府极深,心思也是最为缜密的。
    司马防看不透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意思。
    自然要听听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儿子怎么说。
    司马朗眯起眼睛,似乎若有所思,随后开口道:
    “父亲,儿以为这有可能是司空对我们士族的试探。”
    “这个告示上的事情无人能做到。”
    “但主要的不是能不能做到,而是表达忠心。”
    “谁接下挑战,便是向曹家表示忠心。”
    “司空这是要有大动作啊。”
    司马防眉头紧皱,并没有评价,而是看向司马懿问道:
    “仲达,你如何看?”
    司马懿缓缓开口道:
    “父亲,儿以为大哥说的不然。”
    “司空现如今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
    “儿倒是认为,这次主要问题还是在这个告示内容上。”
    “既然是要少花钱,那说明有要用到钱的地方。”
    “司空此番,是想提前告知诸位,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而接下挑战之人,就是表率。”
    “只要有人能做到,后面如果推行节俭之风,那就不会有人说什么。”
    听到这话,司马防顿时微微一愣。
    他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司马懿。
    虽然知道自己这个二儿子心思缜密。
    但怎么都没想到,他的目光居然如此独到。
    但是不是司马懿说的这么回事,就不好说了。
    而与此同时。
    杨家。
    杨修也说了和司马懿几乎一模一样的话。
    两家的主事人,都陷入了沉思。
    如果真的如同他们所说的话。
    那推行此法的原因是什么?
    ……
    其实,在士族们看来。
    这次的告示,不单单是什么试炼。
    在他们眼中,这更像是一个警告。
    这种昭告天下的告示,颇有一种当年四处求贤的感觉。
    说白了,就是为了吸引寒门士子的手段罢了。
    当初曹操为了招揽天下英杰,便四处求贤,唯才是举。
    得到了戏志才等优秀的人才。
    在此之后,因此次求贤入曹操麾下的人,才会获得他的信任。
    这和士族大家推举出来的贤才,完全就是两码事。
    一个是曹操自己选出来的,一个是靠着名声不得不用的。
    除非士族推举出来的贤才有独到之处,否则永远比不上这些因求贤而来的人。
    这次虽说换了个说法,但显而易见和之前求贤没什么不同。
    说白了,就是曹操要发展自己麾下势力了。
    能做到这一点的,那就是曹操眼中的人才。
    日后待遇虽不一定能像戏志才那般,但至少也不会太差。
    起码得到了曹操的信任。
    这一通理论,司马懿解释了半天,司马防才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