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无忧[穿越]

分卷阅读15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这时打前头进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穿着粉颜色的罗裙,娇俏可爱,头上扎着叮铃铃的步摇,站在柜台旁四处张望,一声声“年哥儿”叫得娇滴滴的。

    “烦请问一句,小年哥儿在不在呀?”小丫头又躬着身子,朝临近一位吃面的汉子询问。那汉子是县中出了名的单身汉,人挺老实就是不会挣钱,所以至今还没讨着老婆,他正嘬着一口面,眼见面前扫过来半片细腻白皙的胸脯,顿时涨红了脸,差点噎着。

    其他人纷纷打趣这汉子,问他何时娶个婆娘啊,何时怀个小子啊,要不要给他说个亲什么的,连那小丫头也不禁捂着嘴笑起来,说得这汉子连连摇手,红着脸叫他们可别乱说了。

    闹了几句,有人看了那小丫头一眼,奇道:“哟,这不是倚翠阁的清欢小娘吗?怎么在这来了,莫不是想念哥哥我了?”

    清欢抬眼一看,媚眼斜瞪,嗔道:“呸,谁念你了,快起开。我来找小年哥儿的。”

    余锦年放下药膳方子循声往前去,听得几声娇嗔打闹之语,再掀开帘子,便看见了那引起哄闹的正主,又听方才有人唤她清欢小娘,心中便稍稍有了数。

    小娘是信安县人的习惯叫法,指得是勾栏里那些尚未开脸的小妓们,她们往往会跟在当红的妓子身边学习琴棋书画,以及床笫之间那些事儿,待到了时候才会正式挂牌,出阑接客,因为年纪尚轻,所以常被信安县人称作小娘。

    只是,倚翠阁的小娘来找他做什么?

    “请问小娘,是找我?”

    余锦年方才干活,袖子卷到肘上,此刻还没放下来,露出一小截白嫩的手臂来,清欢将他上下打量一番,那眼神像是挑剔没发好的豆芽菜似的,但很快脸上就挽出一个清丽可爱的笑容:“见过小官人。”

    “姑娘好,可是找我有什么事?”

    清欢抿着唇笑道:“小官人名声远扬,我家雪俏姑娘听说以后,也想尝尝您的手艺。这不,后儿就是月夕日了,可否请年哥儿明日做些莲蓉月团,并几道爽口的下酒菜,送至倚翠阁?”

    余锦年:“莲蓉月团?”

    “是的呀!”清欢眼角抹着一勾红砂,笑起来很是娇俏。

    这倒不难,反正就算没有清欢来点,他也是要做些月团拿来卖的。这些姑娘们虽身处青楼妓馆,却也是风华正茂的妙龄女儿,只是想在这团圆之夜吃个月团而已,余锦年又怎能狠心拒绝,不过是多往倚翠阁跑趟腿罢了,算不得什么麻烦事。

    他这厢应承下来,季鸿见他久去未回,也走了出来。

    清欢方要从袖子里摸银粒,打眼看见季鸿,转而从头上拔下一根银步摇来,笑着上前,插到季鸿胸前的衣缝里,羞答答道:“公子真是气度不凡,叫清欢好生欢喜,不知公子家中可有夫人?要不要来倚翠阁玩一玩?”

    “不要!”

    “不必。”

    两人异口同声。

    清欢一愣,愈加笑得如银铃般,掩嘴嗔笑道:“这位小官人也很是漂亮,不如一起来倚翠阁享受罢,好酒好茶,好歌好舞,这里都有。”

    余锦年转头从季鸿胸前抽走那支步摇,还给清欢:“抱歉,一碗面馆只收现银!”

    季鸿也不说话,只眯着眼睛看身旁少年。

    “二位真是有趣。”清欢噗嗤一笑,将步摇重新插回头发,掏出银子递给余锦年,“只是说笑,年哥儿莫往心里去。”

    定下月团,清欢又朝季鸿抛了个媚眼:“公子,清欢在倚翠阁等你呀!”之后施施然迈出店门。

    余锦年攥着银子,他见季鸿一眼不瞬地望着清欢背影,有种想将银豆子扔回清欢小娘脸上的冲动,每天那么多借着吃面来偷看季鸿的,可就属她胆子最大,直接邀人去逛窑子!

    二人回到厨房,余锦年手下揉着面团,一会儿看一眼季鸿在干什么,话说回来,清欢确实挺漂亮的,再过两年张开了定是个美人。他看季鸿好像也很心不在焉,难不成也在想那个清欢小娘子?终于忍不住道:“那个……”

    “嗯?”季鸿抬起眼来。

    余锦年摸了摸鼻子:“你身体不好,那种事,咳……最好不要太频繁……”

    季鸿纳闷片刻,忽然恍悟,掐了颗葡萄喂余锦年嘴里,眼中颜色微浓:“没人要去。”

    余锦年巴巴嚼着葡萄。

    “不过你要是想去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去。”季鸿认真地思考说。

    “咳咳……”余锦年好险呛到,他说什么,一起去逛窑子?

    季鸿忙抚着余锦年的背帮忙顺气,少年的脊背笔直清瘦,隔着洗得发白的衣裳也能感受到里面少年肌肤的火热温暖,他手停在余锦年的后颈处,轻轻捏了捏,若有似无地笑道:“说笑的。”

    余锦年:“……”

    夭寿了,冰块真的成精了,都会调戏人了!

    第17章 冰皮月团

    因来了生意,余锦年也不歇息了,吃过中饭便忙活起来。

    月夕是仅次于元旦的大节,所谓“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此时瓜果蔬菜俱是丰收,普天同乐,欢度佳节,一碗面馆里也不例外,早早就忙活起来了,连人小手小的穗穗也拿了抹布,将柜台仔仔细细擦了一遍。

    信安县的酒楼大多已经将门面修葺装饰,还有在自家门前扎了彩绸的,打眼望去,一整条街上都焕然一新,连过路行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欣的笑容。

    店里没有多余的闲钱供他们攀比门堂,但扯一个新幡子的钱却还是有的,鲜艳亮丽的写着“食”字的幡子扬在风中,看得余锦年心情都爽朗了。他又跑到临街的木匠店里,买了几根木条和几块薄木板,都是剩下的边角料了,也不值什么钱,只花钱令木匠师傅按他的要求,给木条切出了榫头榫眼和一条奇怪的凹槽。此外,还买了几个月团模子,都是刻着月纹、花草、兔子等图案的,和外面那些大酒楼里的福禄寿喜月饼相比,清新可爱多了。

    季鸿因身体不好,被迫留在家里看店,他站在柜台后等了很久,远远看见少年抱着一堆木头回来,忙迎出去,接过两根:“这是做什么?手都磨破了。”

    余锦年笑着把木条木板扔在店门口,弯腰摆弄拼装起来,几根木条穿插好,插上木板,就成了一个小立牌,就是咖啡店前经常见到的那种,上面写上当日特惠或热卖套餐,摆在路上,一眼便知。

    这东西在余锦年的世界随处可见,在大夏朝却是没有的。就算是季鸿看来也很是新奇,他方才看着少年用力敲打着木架的榫卯,很想帮一帮,却不知从何下手,只是这样一走神,余锦年就已经拼好了,还从兜里掏出一块白善土来。

    白善土俗称白土子,是个神奇小白块,中药名叫白垩,能治女子血结、男子脏冷,但它又不仅能治病,还能用来洗衣、作画粉,且量多价贱,到处可见其踪影。

    季鸿正不知他买了这白善土有何用,就看余锦年挑出一块小的来,直接在木板上画起画儿。

    其实,余锦年只是把它当做粉笔用了而已,毕竟白善土成分主要就是碳酸钙,想来和粉笔也没太大区别吧……他本是想叫季鸿在立牌上写个“预售月饼”字样的,又想到也不是人人都认字的,便决定画个月饼在上头,明了好懂,岂不是更方便?

    月夕日前后家家都在制作月饼,有自吃的、售卖的,烤制月饼的香味能绕得满城两圈不散,余锦年虽也能做些所谓的养生保健的月饼馅儿来,但价格定是会贵上去,也许会有些富人觉得稀奇,买一两个来尝尝,倒不如薄利多销来的赚。

    月团是要做的,但却不能做得和其他家一样。

    余锦年将立牌摆好,便钻进了厨房。

    先取了糯米粉、小麦粉、粘米粉和糖粉,盛在一个海碗里,加入新鲜牛乳和油——这油须得用没有香味的籽油豆油之类,若是用的花生榨油则自带香气,反而使月团本身味道不佳——将两个碗的水面搅拌均匀,过筛滤滓,静置一炷香,然后上锅边蒸边搅,制成顺滑粘稠的面糊。冷却面糊的时候,他又炒了一碗手粉,这是用来洒在手上案上防止黏面的。

    面皮有了,就该做馅了。

    除了清欢小娘子点名要的莲蓉馅儿,余锦年还做了许多其他馅料,甜的有红绿二色细沙馅,粉粉娇娇玫瑰馅,以及枣蓉、紫薯、黑麻,还有大夏朝人最爱吃而余锦年恨不能将之踢出月饼界的五仁馅儿。另有咸的两款肉松馅和火腿馅,细细数来竟有九、十种。

    前头有季鸿照应着,余锦年自己却也忙不过来,便把穗穗也提了进来,帮他揉面团和馅团。

    小丫头手巧,揉的团子都一般大,很是让余锦年放心。

    而他却不知前头早炸开了锅,他在后面用牛乳蒸皮,用各种蔬果熬馅,香味早飘到前堂去了,此时一群食客正探头探脑地张望,使劲地嗅着从后院飘来的气息。

    “这是什么味道,又甜又香,是月团么!”

    “我还道是闻错了,你们看,年哥儿这门口立了个小玩意儿,上头画的可不就是月团?”

    “哟,这东西真有趣儿,赶明儿在我家糖铺子前头也立个!”

    众人说笑一阵,便有几个已经掏钱出来,准备就在一碗面馆这儿订月团了,也有一些新客见余锦年店小破旧,并不信赖他的手艺,更愿意去买大酒楼食肆做的招牌月团。

    甚有人嘲笑道:“这样破落小店做的吃食,你们也不怕吃得虫子进去。”

    季鸿闻声看了一眼,是个衣着鲜丽的小公子,因刚才那会儿人多,也没注意到他是什么时候进来的,身旁还带着两个家仆,而且在中秋这样的天还在摇扇子,好一副富家做派。

    “哎呀!这桌上怎还有蚂蚁!不会锅里也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他这么一叫,使得几个原本想订月团的人也退缩了。

    “吃什么。”季鸿八尺身长,站在小公子面前宛如一堵高墙,垂首冷目,更是看得人心里发寒。

    小公子被吓了一瞬,很快就被面前男人的相貌吸引去了,一时惊为天人,语塞道:“你,你这里有什么?”

    季鸿冷言:“墙上挂着。”

    小公子这才扭头去看,果然墙上挂了一圈小木牌,上面写着些诸如炒银牙、烧茄、凉拌藕之类的寻常菜色,与眼前的美人比起来,简直是粗鄙得难以入目了,他很是不屑地嗤了一声:“就这?”他盯着季鸿看了好几眼,心里一热,问道:“你叫什么?”

    “不吃送客。”季鸿不答,扔下一块东西就转身要走。

    小公子低头一看,竟是块抹布:“你——!”

    “不识抬举!”旁边家仆先拍了桌子,“你可知我家公子是谁?!”

    小公子是听下人说,城西一个破落面馆里来了个举世难见的大美人,这才屈尊降贵地跑来看看。美人美是美了,却说话含枪带刺的,还得抬出身份来吓他一吓才管用。他自得地展开折扇,等着季鸿与他斟茶道歉,那扇是花了大价钱从京城珍宝楼买来,象牙作骨、绫绢作面,扇面绣样出自时下最好的御供京绣坊,金丝银线绣得沁雪白梅,背面落一小诗。

    季鸿看着那诗,觉得有些眼熟。

    “……”不,是非常眼熟。

    这小公子年纪虽轻,却自诩风流倜傥,是倚翠阁、莳花苑中的常客,端得是男女不忌、荤素通吃,又生得圆脸杏眼,颇令人喜爱,家中有钱善挥霍,在信安县算是属螃蟹的。他见季鸿盯着自己的金丝雪梅扇一直看,便以为季鸿喜欢这个,他素来喜爱美人,更何况是季鸿这样翩然出尘的,这样的美人正是带点刺儿才好呢,当即大手一挥想赏他去。

    不过话还没说出口,小公子眉间一苦,转而从腰间扯下一枚乌玉:“这扇是青鸾公子亲笔提诗,我自己还没捂热乎呢,不能赏你。不过这枚乌玉乃是胡番商队带来的,也是好东西,就给你玩儿了!”

    手下家仆见自家小公子如此豪爽,将珍贵乌玉赏给了一个面馆伙计,都捂着胸口觉得喘不过气来。不过转念一想,自家公子撩拨的人多了去了,随手赏出去的珍宝也不计其数,一枚乌玉也不算什么了。

    季鸿看也不看那黑漆漆的玉,反而冷笑一声:“是吗,我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