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穿越者

第二百一十一章 西行:前往南口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建威二十四年七月十日。
    刘海兴冠礼一个月后。
    刘海兴带着肖莲兰和芸儿,对了还有死活也要跟来的塞音一起登上了黄鹄号,带着海鸥号和海燕号一起,离开了宁安市,向西向西而去。
    三艏钢铁轮船由台湾向南经吕宋向西,沿着海南,交趾,日南海岸向西,仅两日便到达了安远市。
    安远市是如今整个汉海王国之中和宁安市齐名的市镇。
    人口破百万,属于直辖市。
    至于宁安市,如今人口已经有一百二十万人。
    不过安远市未来的发展或许会超过宁安市。
    自淡马锡被灭立市以来,这里自建威七年被占领至今已经有十七年年的时间了。
    一直以来,这里都是整个马六甲海峡的核心市镇之一。
    也是整个马六甲海峡的交通要冲。
    是如今汉海王国仅次于宁安市的繁华大都会。
    所有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都必须在宁安市停靠,缴税。
    不交税的扣人叩船,遣返回国。
    而且如今永通渠修通,欧洲各国的商船队也会源源不断的通过马六甲海峡。
    如此安远市的税收必然会再次增加。
    区域优势明显,加上重工业基地的建立。
    未来发展必然会超过宁安市许多。
    如今安远市已经完成了自来水,城市地下管网和电力系统的建设,改进。
    再加上主城范围内古色古香的中式街道和建筑。
    也让安远市成为了一个传统和现代气息浓厚的美丽城市。
    至于原先那些当地本土文化和建筑。
    早已被拆得不见了踪影。
    不仅是安远市。
    汉海王国没到一个地方,最擅长的就是拆拆拆。
    所有不符合汉海王国审美的建筑全部拆除。
    包括那些国家的宫殿,原有的城市,乡村,都被强制拆除,另择新址,建立新的中式建筑。
    加上对文化书籍的焚烧和一些旧有文化人的清理。
    使得无论是南洋,还是南洲,或者其他地方。
    原有的国家,文化,文明荡然无存。
    不满意,要抵抗,没关系,南屿洲在欢迎你。
    安远市如今已经拥有三个城区一是安远河(新加坡河)河口位置的主城区。
    一是主城区北部,背靠安远海峡(柔佛海峡)边的北邻镇。
    北邻镇对面,隔安远海峡,便是正在规划修建的安远工业区。
    安远市如今所控位置非常巨大。
    除去后世新加坡外,整个后世柔佛海峡北部海岸线也归安远市管理。
    刘守义之所以如此安排是为了方便整个海峡管理,也方便了依托安远市,带动整个南洋,南洲发展。
    也能以此向南洲之地辐射。
    不过唯一遗憾就是安远海峡的跨海大桥,如今汉海王国还没有技术修建。
    所以工业区规划之时,将其安排在了安远海峡北部,而不是安远市主岛上。
    另外安远市除了这三个聚集区外,还有个涉外的商业区。
    便是位于主岛西部的西港镇。
    这里也是西洋来船队登岸缴纳过关税的地方。
    除去这几个人口聚集地外,其他地区就是以乡村为主的农业区了。
    刘海兴的三艏钢铁船队来到安远市后,便进入了安远海峡,沿着海峡向里,不久便到达了位于后世马来西亚新山市的安远工业区。
    安远工业区和沧海工业区一样,都是汉海王国规划的新的国营工业区。
    从新式船厂到炼油厂,炼钢厂,制焦厂,兵工厂,动力厂,机车厂等等。
    只要其他工业区有的,安远工业区应有尽有。
    当然安远市也规划有轻工业和民营工业基地。
    位置位于主岛东部。
    来到工业区后,安远市知府刑续向刘海兴介绍了安远市工业区的规划情况。
    因为安远市工业区背靠南洲,南向连接安远市主岛。
    所以工业区的规模远超沧海市工业区。
    甚至就占地面积来说,比大同工业区都还要大。
    正因如此,其各工厂规模也更大,加上工厂之间的道路也更宽。
    可以说,一但安远工业区建设完成。
    将毫无悬念的成为整个汉海王国最大的工业园区。
    当然南洲一地也不止这一个工业区。
    交趾元江河口的武安市也有一个规划中的国营工业区。
    另外大金沙江河口蒲甘省的应南市同样也有一个规划中的国营工业区。
    这两个工业区会在安远工业区建成后,开始投入建设。
    计划五年内全部建成投产。
    虽然规模比安远工业区小,但是占地同样很大,不必大同,拓南两个工业区小多少,各工厂都会齐备。
    如此七个工业区,足可保证汉海王国各地全力的建设。
    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各地的运输不会因河流中断。
    刘守义已经开始命人修建跨越南洲的大金沙江,澜沧江,元江和东北地区松花江(刘守义已改鸭子河为松花江),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速频江等江河的跨江公铁两用大桥。
    采用钢铁打造,上层铺设水泥沥青,下层走铁路。
    布局和后世的公铁两用桥差不多。
    钢铁好说,七大工业区已经足够目前的钢铁用量了。
    要想建成两用桥,就必须桥梁强度问题。
    因为这种桥必须保证公路和铁路都能安全通过。
    虽然刘守义可以选择各建一座大桥。
    如此也要简单许多。
    但是刘守义思考再三,还是决定以公铁两用为主。
    而要想保证两用,桥墩的修建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今汉海王国早已可以制造主筋,只需要按照竹筋的样式打造成钢筋即可。
    通过热轧,冷拉便可制成钢筋。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建桥地点,水文,水流,河床坚硬度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之后就是设计问题。
    因为科学院研究设有桥梁专业,所以桥梁设计师并不缺。
    设计完成后,便开始动工修建了。
    首先是桥梁的墩台安放,固定。
    之后便是桥墩的施工浇筑。
    墩台可以使用巨石固定在河床上,以糯米浆或者黏土固定。
    当然也可以用钢柱将巨石和河床固定死。
    之后打入钢筋,浇筑混凝土制造桥墩。
    一般的小河小溪桥墩不会太高,有个三五米就足够了。
    而大河大江因为必须保证通航原因,所以桥墩会建到十米,二十米。
    以此保证通航能力。
    至于河床施工。
    完全不用担心。
    小河小溪施工,会在桥梁两侧各建立一个挡板,将河流断开,之后把挡板内的水抽掉就行。
    等桥梁建好了,把挡板去掉,便可。
    至于大江大河,同样会用挡板将河流隔开,另外施工队会在桥梁两侧各建一个河流通道,让河流通过通道流通。
    露出的河床,便可以进行施工了。
    桥墩建成后,便是桥身的建造。
    整个桥身采用钢结构,固定在桥墩之上。
    下层铺设铁轨,上层浇筑混凝土,铺设水泥,沥青。
    如此一座公铁两用的大桥,便可建成通车了。
    当然建设桥梁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
    从选址,到设计,施工,建成。
    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有些跨度长的,甚至要十年的时间。
    而且目前这种钢铁大桥因为是新建,所以或许耗时会更长。
    不过再长也是能够等得起的。
    安远工业区考察一阵后,刘海兴再次登船。
    三艏钢铁船冒着黑烟驶出了安远海峡,进入了马六甲海峡。
    当三艏钢铁船只,冒着黑烟,出现在马六甲海峡之时,立刻引起了过往船只的纷纷停下观看。
    一些天方商船看见这三艏钢铁海船后,尽皆惊叹不已,本想跟随好好观察。
    不想一个加速,一下就跑没影了。
    徒留这些商船在海上惊愕万分。
    七月二十六日,黄鹄号到达南口镇。
    刘海兴带人走下了船。
    只用了十六天就从宁安市到达了南口镇。
    其中还在安远工业区住了一晚。
    如此高速,也让驻扎在南口的第二舰队和第八师大为惊奇。
    特别是海军,总督楚振辉和周栋陪一样,一个劲问着刘海兴,海军何时能装备这种钢铁战船。
    弄得刘海兴不厌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