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威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王翰训的船队返回西秦卫,向刘海兴汇报了此次出访诸事。
    虽然王翰训可以无时无刻的通过电报机与向刘海兴汇报。
    但是一些具体细节,还是需要王翰训向刘海兴说明。
    这次王翰训出访各国,是汉海王国第一次正式和欧洲诸国打交道。
    虽然欧洲诸国更在乎自己国内诸事。
    但是对于欧洲以外,诸国都是持开放的态度的。
    而且通过这次出访,也让刘海兴对于欧洲诸国的国情,民情有了一个更加直观,深刻的了解。
    而不是原本历史书籍上那些冰冷的文字记载。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本刘海兴以为欧洲诸国目前还处在中世纪的枷锁之下,真正打破枷锁要到下个世纪,也就是十六世纪开始,到十七世纪,甚至十八世纪后,才真正开启现代文明。
    但是如今欧洲各国虽然还处在文艺复兴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在各国兴起。
    以城市为中心的贸易网络已经深入了欧洲各地。
    至少西欧,中欧,南欧是如此。
    就比如巴塞罗那,南特,安特卫普,科隆,伦敦等汉海王国去过的城市就一点都不比亚平宁诸国城市差。
    另外巴黎,慕尼黑,维也纳等汉海王国没有去过的城市规模在欧洲也不算小。
    虽然如今欧洲各城规模最大的也不过五六万人。
    但是各城之间的贸易早已深入基层。
    商人,手工业者,甚至一些水力工厂,如棉纺织厂,磨坊等在各地并不鲜见。
    通过对各地的具体了解,刘海兴神情越来越凝重。
    看来自己对欧洲的计划还得重新布局才行。
    原本刘海兴觉得如今欧洲还处在文艺复兴的发展时期,很多后世举足轻重的人物不是没有出生,就是还太小。
    很多思想,哲学,科学级不成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所以刘海兴原本计划弄走一些欧洲的高端人才,科学家,工匠。
    这些人本就在欧洲不怎么受重视,让他们去汉海王国,不仅对汉海王国发展有利,还能斩断欧洲文艺复兴的进程。
    两全其美。
    但是如今刘海兴发现自己错了。
    弄走这些人容易,但是欧洲会因此而陷入中世纪无尽的枷锁中吗。
    未必。
    想想为何是欧洲开启了现代文明。
    其实看看如今的欧洲,就会得到答案了。
    如今欧洲资产阶级已经在各城邦诞生了。
    和汉海王国国内那些资产阶级商人,工厂主不同。
    汉海王国国内的资产阶级是在刘守义有意识的引导下诞生,成熟的。
    可以说这些资产阶级家族或者个人的利益是和汉海王国紧紧相连的。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是欧洲的资产阶级是在生产技术发展的情况下,诞生发展起来的。
    可以说是完全自主的。
    而且汉海王国的资产阶级商人们虽然受刘守义保护,帮助,支持,但是在原本重农抑商的思想下,还是有部分人对于商人家族不重视。
    不像欧洲这些商人,在自己的国家或者城市,有很高的自主权。
    虽然这些自主权还是受到那些王国和公国的限制。
    但是这些王国和公国并未限制商业活动和资产阶级的发展。
    正是没有限制,加上文艺复兴的深入,以及这些商人阶级对海外市场和海外利润的向往。
    在引领了欧洲各国逐渐走向海外殖民的道路。
    开启大航海。
    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最终开启现代文明。
    如今欧洲各国都积极的想与汉海王国签订条约,希望汉海王国的商人前来贸易,也希望本国的商队通过永通渠前往东方贸易。
    这表面上看是这些贵族,王室在主导。
    实际上其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这些新兴的资产阶级支持。
    所以就算刘海兴将欧洲的学者,科学家,工匠都弄去汉海王国。
    也改变不了欧洲发展的步伐。
    最多也就是减缓而已。
    毕竟如今欧洲资产阶级已经形成。
    虽然这些资产阶级还没有掌权,但是其如今已经是一股在欧洲完全不能忽视的力量。
    除非把这股力量连根拔起。
    才能让欧洲永久停留在中世纪的神权之中。
    否则不管刘海兴如何做,就算刘海兴让欧洲七零八落,分裂成几百个小国。
    但整个欧洲的发展并不会停止,反而会因为汉海王国的出现,一些思想,学说进入欧洲,让这进程加快。
    看来对于欧洲必须重新规划一下才行。
    听了王翰训的叙述,刘海兴心中思索着。
    明年一月,伊比利亚和巴尔干战事便会发生。
    卡斯蒂亚和奥斯曼两国虽然如今已经开始调兵应对,但以汉海王国的兵锋,加上那些冲锋在前的炮灰国家。
    战事必然非常顺利。
    另外明年法兰西和英格兰的内战必然再次爆发。
    法兰西和勃良第,安茹的联军,以及英格兰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家族的战事也会爆发。
    对比刘海兴已经做出了布置,两头不参与,两头给武器。
    让他们自行解决,除非一边打不过了,汉海王国再出面调停。
    如此弄出事实上的独立,让两国彻底分裂。
    要是那路易十一或者爱德华四世不愿意,可以啊,刘海兴不介意另外立一个听话的傀儡。
    当然还有和腓特烈三世长女海伦联姻一事。
    李朝离开后,腓特烈三世就派出了使者来西秦报之了此事。
    在这之前,刘海兴已经请示了刘守义。
    刘守义并不反对,只是让刘海兴自行处理。
    对比刘海兴自然是来者不拒,不过联姻刘海兴可不打算在欧洲进行。
    时间定在明年五月之后。
    刘海兴要求腓特烈三世先将海伦送到北口,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送亲队伍自行返回,海伦会被汉海王国接收,并带到南口。
    坐上汉海王国的皇家轮船,前往宁安市。
    从北口开始,海伦就要开始学习华夏的礼仪,文字,语言。
    海伦原先就系统的学习过欧洲皇家礼仪,刘海兴相信华夏的礼仪应该不算太难。
    毕竟伊莎贝拉如今也在和肖莲兰一起学习礼仪,文字,语言。
    已经学到了一些简单的礼仪和简单的对话。
    只是发音不敢恭维罢了。
    至于地位,妻妾就算了。
    和伊莎贝拉一样,给了个美嫔的头衔。
    地位在妃嫔之下,但是比一般宫女,秀女,采女,美人要高。
    毕竟是欧洲王室的公主,弄得和普通女子地位一样,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所以刘海兴就自创了一个头衔。
    如今刘海兴的后宫肖莲兰是太子妃,芸儿和塞音是侍嫔。
    同样是刘海兴独创的,地位比妃要底,但是比一般的嫔妾要高。
    侍嫔和美嫔之后,便是美人,采女之后便是秀女和宫女了。
    那二十位南洋女子便是美人。
    当然美嫔和美人在刘海兴看来实际上是一级,并没有什么区别。
    对于刘海兴的要求,腓特烈三世自然毫无异意。
    而海伦原本有些抵触,不仅要放弃自己的信仰,还得远嫁东方。
    任谁都不会同意。
    不过在腓特烈和母亲埃莉诺的劝说下,勉强答应了。
    至此诸事已毕。
    也到年关了。
    所以刘海兴决定与众人回国的。
    当然原本欧洲诸国打算派使者前去东方。
    但是确被要求到北口或者西秦便可。
    所以各国也都放弃了。
    十二月五日。
    刘海兴带着张望春,王翰训等人,以及肖莲兰,芸儿,塞音和伊莎贝拉一起登船出海。
    向博雅群岛而去。
    船队出直布罗陀海峡向西,走了两日便到达了博雅群岛的博兴岛(圣米圭岛)码头。
    博雅都护府的都护傅征继和都督童庆亲自到码头迎接。
    众人下船后,伊莎贝拉就被码头中那三艏钢铁巨船深深的吸引住了。
    风帆巨船已经足够给伊莎贝拉产生冲击。
    而在这三艏钢铁巨船面前,那些风帆船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汉海王国究竟强大到各种地步啊。
    难怪这些人都是给人高人一等,盛气凌人。
    真是实力决定一切。
    看着痴痴的伊莎贝拉,刘海兴笑了笑。
    “怎样,这船漂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