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管小十一的情况。
    这让柳美娘又是暖心又是愧疚。
    大家肯定是不想让她太难受,所以才不提的吧!
    而齐家人也不知道柳美娘的想法,众人的注意力再次放在了开馆子这件事情上。
    铺子有三层楼,虽说不至于每层楼都留一个人看着,可两个跑堂的是肯定要有的。
    原本家里想着是让家里的小子们轮番去跑堂,这样能见识一下世面不说,还能给家里省下一批雇人的费用。
    可如今有了二楼和三楼,按照宜梦的计划,二楼和三楼是要开包间的。
    只要有一间包间有客人,那么那一层楼就必须得留一个跑堂的小二才行。
    如此一来,需要跑堂的人至少就要有三个。
    偏偏二楼三楼没客人的时候又用不了这么多人。
    所以,多出来的一个人就要兼职后院的事。
    女子是肯定不能跑堂的,更何况齐家的女子是金贵存在。
    齐大福这一辈人显然也不能去跑堂,所以就只能从大郎这一辈挑选。
    齐大郎和齐二郎的年纪刚刚好,齐三郎的年纪其实也行。
    可如今齐三郎一直照顾着两位郎中先生那面,他要是走了,先生那面又要再选人。
    最重要的是宜梦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家里的孩子们跑堂,那也只是一个过渡,不可能当做事业来做。
    所以大家一商量,最后还是决定雇人跑堂。
    前面的事可以雇人,但后院的事就不行了。
    穆云娘跟着宜梦学做饭炒菜。
    剩下的几个妯娌就轮番负责后院的打扫工作。
    其中摘菜洗菜还算是好的,刷碗那才是辛苦活。
    生意不好,大家轻松。
    想要赚钱,那就是要生意好。
    可生意好,也就意味着工作量大。
    偏偏家里面也不能不留人照看。
    算来算去,最后定下了两班倒。
    大房和四房一个班,二房和五房一个班。
    三房因为有穆云娘的关系,那就是常驻嘉宾。
    刚开业,宜梦肯定要一直跟着,如此一来,小十一就得跟着。
    小十一还需要人照看,柳美娘就跟着一起进城。
    也多亏了城里还有个二进院,要不然这么多人还真住不下。
    每一个班都持续干七天。
    七天一换。
    换下来的人就可以回到村子里住,也不会和家里的孩子离开得太久。
    至于家里的郎们,除了大郎跟着齐二财一起学着管账做掌柜外,其他的依旧留在村里跟着两位先生学习。
    虽说二郎的年纪也不小了,可他更喜欢在村里生活,所以听到不让他去城里,他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有了分工,那工钱自然也要算清楚。
    可大家的分工不同,工钱肯定也不能算一样的。
    宜梦第一次感觉一大家子一起开店是件挺麻烦的事。
    可又没分家,她也不想分家,就只让他们一家开店,其他几家都不管又不可能。
    最后一合计,大家决定按照分红算。
    六个儿子家,一家占一成。
    剩下的四成全都给老爷子老太太。
    齐争本来说他和老婆子要一成,剩下的给儿子们一家一成半,但被拒绝了。
    商定好了这些后,众人也就各自回了房间休息。
    柳美娘回到自己和爹娘住的屋子,因为是同一个厨房的左右两间,倒也不用另外敲门。
    “爹,娘,我回来了。”
    柳美娘招呼了声。
    柳老太太听了,赶忙让闺女进了屋:“你干娘他们家全都歇下了?”
    “都各自回屋了。”
    柳美娘坐在老娘身边,被她拉着手,将刚刚安排的事说了一遍。
    柳老太太一听,立刻问道:“那老疙瘩不去城里?”
    “六哥?他不去啊!他说要留在村子里,不喜欢城里面。”
    柳美娘老老实实的回答。
    这下柳老太太皱眉了:“那哪成啊,他那几个哥哥都去城里了,就他不去,这样不好。”
    “那有什么不好的,六哥说喜欢村里面,去城里了觉得憋闷。”
    柳美娘不以为然:“而且村里也离不开人。四哥现在是村长,身边总得有那么一两个能帮忙的人,外人哪里能有自家人妥帖?”
    这话说得柳老太太也说不出反驳的话了,只是那脸色依旧不太好看。
    还是柳老爷子说道:“人家咋安排就咋是。美娘去城里也是帮忙带着十一,等十一断奶了,她也就跟着回村里了。”
    柳老爷子哪里能不明白老妻的不满是什么。
    无非就是觉得闺女在城里,那齐家老疙瘩在村里,两个人都不在一起,见不到面,想要生出结亲的心思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柳老太太听后想了想,这才点点头:“倒也是。”
    接着拉着闺女的手说道:“美娘,你得记住了,你这次回城里是帮忙带十一。你嫂子她们要是让你回去干活,你不要答应,就说是娘说的,让你好好的带好十一,知道不?”
    对于自家的儿媳妇儿,柳老太太还是很了解的。
    如果真让她们知道了闺女要回城里去,肯定少不了要让闺女回去帮忙干活。
    就算不是让回去住,可万一将孩子送到齐家的二进院去,那也是太没脸没皮了些。
    想到这些,柳老太太又少不得一番叮嘱。
    柳美娘人虽然单纯,但却不傻,自然明白自家娘亲的意思,一一全都答应下来。
    柳家人聊了好一会儿,直到柳清河巡逻一圈回来,见到爹娘这屋还有亮光,就过来问了一嘴。
    结果这一下又聊了好一会儿,快半夜的时候才各自散去。
    转眼到了饭馆开业的日子。
    牌匾都已经挂上了,外面罩着红绸。
    红绸之下,牌匾上赫然写着齐家饭馆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还是县令亲笔写的,虽不如御赐的金匾气派,可在这集城中也是少有的体面。
    一番热热闹闹的鞭炮声后,红绸落下。
    看热闹的百姓里有不少人都进了饭馆吃饭。
    饭馆已经重新装修过。
    墙面雪白,木柱上也刷了新漆。
    桌椅板凳也都是涂了新的漆料,日夜开窗放味儿,倒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
    墙面上隔了一段距离就贴着一幅画。
    和平日里看到的字画不同,这些画上图案都是各种各样的美食,而搭配的字体也和平日里的毛笔字不一样。
    胖胖呼呼,弯弯扭扭,瞧着还怪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