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

第123章 陷阵营出,吕布惨败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人马嘶嚎。
    他的人马在不断折损,战阵也在寸寸崩塌。
    留给吕布犹豫的时间不多了。
    坚持,很有可能被彻底包围,自己有死在此地的风险。
    放弃,必然大败,自己将失去主力,再难夺回徐州。
    望着前方吼声激烈,依旧怒斩不止的刀墙,吕布咬牙拨马:“突围!”
    突骑匆匆回转。
    “竟然打赢了!”吕玲绮惊呼,满是不敢置信。
    “那是必然要赢得。”曹昂脸上亦浮现笑意:“瞧见没,干爸爸比你亲爹猛多了。”
    吕玲绮瞪着眼望着前方,不再说话。
    吕布在突围。
    后方四将誓要报仇,不断冲击而来。
    至于吕布外围的步兵大阵,士气全依托在吕布和突骑身上。
    往日交战,突骑无往不利,轻易切割、摧垮敌军军阵,然后他们跟上去输出就行了。
    而今日呢1?吕布本人和突骑被团团围住,并且遭受重创,让他们懵了。
    犹豫、畏惧、不敢向前!
    便是向前,短时间内,又如何能突破曹军外围,将吕布捞出?
    “啊!”
    乱阵中,吕布怒声嘶吼。
    战退张飞,荡开关羽,又是张辽、张绣阻拦。
    等他突破此二人,张飞又率部往前绕去。
    至于身边的成廉、魏续等人,因各统一军,早已和吕布分散,不知被围在了哪个阵脚。
    这样下去,他迟早被擒!
    鏖战多时,吕布神情愈发狼狈。
    神勇如他,都渐渐体力不支。
    而他要撤出的方向,又结成铁桶一般,难以突破。
    “三姓家奴!今天你走不了了!”
    张飞吼声再度响起,这厮又逼过来了。
    吕布焦头烂额。
    就在这时,挡住他去路的曹军军阵忽然人仰马翻。
    一支约七百余人,多持钝器,身披厚甲的军队出现。
    为首一将,铁面覆头,唯见双目,杀意冰冷,镇定出声:“将军速退!”
    “高顺!”
    吕布见了大喜,急策马过来:“速助我脱阵!”
    “将军且行,我来断后。”高顺点头。
    所部临敌,持钝器捶击,无甲不破,无盾不裂。
    当张飞的前驱骑兵抵达时,他们抡动尖锤,砸中马首,则马亡人翻。
    当距离稍远时,又将尖锤悬于腰上,取枪在手,且战且退。
    张飞面色一紧:“陷阵营!”
    曾和吕布共处屋檐下,对于高顺和陷阵营张飞是熟知的。
    昔日吕布偷袭徐州时,便是高顺带着陷阵营作为前驱部队。
    建安元年六月,郝萌在袁术支持下造反,吕布被迫逃亡。
    也是高顺带着陷阵营赶过去,直接把郝萌办挺了,替吕布稳住大局。
    得此人尽力鏖战,吕布勉强脱阵,自身得以保全。
    陆续冲出来的突骑,只剩千余人。
    其余的,要么丧身于阵中,要么在包围之下陆续投降。
    “突骑将魏续投降!”
    “突骑将成廉投降!”
    “宋宪投降……”
    曹昂闻言大喜。
    这帮人是突骑骨干,收服了他们,就有了组建突骑的本钱。
    “传令,但凡吕布骑兵,弃枪下马者皆可不杀!”
    “是!”
    “擂鼓!全军进击!”
    轰轰轰——
    鼓声大作。
    曹军蜂起发难时,吕布军已无还手念头,只能跟在吕布屁股后面猛蹿。
    三万多头猪,狂奔起来,真的很难抓。
    就在这时,一支轻兵出现在逃兵正前方。
    在这支兵马出现后,后方曹军响起阵阵惊呼。
    有将领连声怒斥:“哪个蠢东西!命不要了!?”
    逃兵很菜,但也很危险。
    在逃兵成规模逃窜的时候,他们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逃!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谁阻拦他们,那就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阻拦之骑中,很快走出一人,举剑大呼:“诸君且缓,可还认得刘玄德么?”
    原本躁动的败军,竟渐渐平息。
    当中有些军官打马出来,口呼使君:“您是要杀我们吗?”
    “当然不是!”
    刘备当即摇头,道:“如今吕布大势已去,正是诸位弃暗投明之时,何故逃窜?”
    败军中轰然议论。
    最后,有人道:“唯恐曹氏加害!”
    这年头,‘缴枪不杀’四个字,可是没那么容易被人相信的。
    一则粮食珍贵,‘缴枪往死里杀’的情况更常见。
    二则消息闭塞,他们听到关于曹家的一切多来自己方,是被筛选过的信息。
    所以,要败军投降,要么堵死无路可走,如之前的突骑,实在突围不出去了。
    要么有一个德高望重,深得他们信任之人,譬如现在:
    刘备大声回应:“刘备愿与诸位作保!”
    败军口口相传,最后竟接连投降。
    曹昂领着绣衣从后方过来,遥远看到败军自觉投降,讶异发问:“这是怎么了?”
    “是刘玄德!”
    郭嘉在众多护卫簇拥下骑着一匹马赶来,面有异色:“其人曾主政徐州,这些军士愿意相信他。”
    曹昂神情愕然:“他才当政几天?”
    “此人能得人!”贾诩捏着胡须,眼中冷芒一闪:“主公宜早做准备!”
    曹昂望了他一眼,点了点头:“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