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

第165章 虎进我惧,虎退我亦惧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军队呢?”
    “反正都是主公自己养,朝廷不掏半分钱,就当家族私人部曲吧。”
    贾诩这个说法,让吕范瞬间坐不住了:“主公所拥之民,足有四百余万。”
    “若有需要,能起十万雄兵。”
    “十万雄兵的家族部曲!?”
    你管十万人叫家兵?
    贾诩嘿嘿一笑:“家和天下,为何要分得那么清呢?”
    曹昂嗤笑一声:“要是有人举报我造反,我第一个把你推出去。”
    这一次,吕范倒正色替贾诩说起话来:“天下混战,民不聊生,天不能安民,百姓仰首待主。”
    “主公打自己的江山,可没有造谁家的反。”
    “子衡此言太妙,将来用得上!”贾诩一拍大腿:“有人无能,使天下混乱;主公——代天牧民,安定江山!”
    “好了,这些话还远,暂且不提。”
    曹昂没有过于泼冷水,但还是结束了这个话题:“那就等他们出招吧!”
    如曹昂、贾诩所料。
    没有消停的众人,迅速将此事推到高潮。
    董承先去见了天子,又往尚书台,要求严办此事。
    尚书台陷入争执。
    话事人荀彧态度坚定:坚决大事化小。
    董承怒了:“荀令君,你到底何意?”
    荀彧叹气:“董公!不要再挑事了,只要不要去争,便没有干戈可言。”
    “此间无退路!”董承拂袖:“天子让我带话,你且听着。”
    荀彧只能俯身弯腰:“谨听口谕。”
    “公是汉臣否!?”
    荀彧脸色发白。
    “文若。”钟繇冲他轻轻摇头:“先办了吧,随后向曹公去书解释。”
    荀彧叹气,最终批下文书:
    许褚擅杀天使、藐视天子,剥其所有军功、爵位,即刻打入天牢,等候发落;
    前将军昂有包庇之举,降职为奋武中郎将、削爵为列侯。
    董承等人大喜!
    一面将文书布告而出,一面安排人带着文书去捉许褚。
    毫无疑问,他们被挡在了军营之外。
    还没有来得及起争执,曹昂一纸文书让他们退去:
    “我得屡破敌军,全赖治军以严。
    昔孝文皇帝至细柳,尚不得入,何况一跋扈阉宦?
    凡入我军,需先行通报,得值将许可,方准入内。
    但有违者,皆以军法处置。
    褚斩此宦,只是践行我法,实无半分过错。
    既上与诸臣深究,责在我身,岂与许褚有关?
    既军法不可依,昂难胜任,愿解一切军职、汉爵,只做一拥家卒之匹夫耳!”
    除这封文书外,还有曹昂前将军与侯爵印绶,一律奉还。
    当拿到这些东西时,负责执行命令的议郎吴硕都懵了一会儿。
    随即,狂喜!
    原本只想拿下许褚,打击曹昂。
    谁知曹昂这厮脾气上来了,竟主动一撸到底?
    哈哈哈~年轻人,就是任性啊!
    吴硕嘴都要笑烂了,抱着东西便往回跑。
    消息还没送回尚书台,便先在军中传开。
    军中武人,既为曹昂庇护许褚而感动,又上下一片愤然。
    他们开始仇视天子、仇视宦官、仇视士人、仇视尚书台!
    老子们在前线厮杀,你们躲在身后,还敢虐待有功之臣?
    “狗日的!”
    有胆子大的,目放凶光:“只要主公一声令下,咱们就把那狗屁天子赶下台!”
    自古武人最大胆,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许褚跑去见曹昂,扑通一声就给跪下了:“主公!我愿去天牢……不,你把我砍了吧,我愿给那狗东西抵命!”
    曹昂瞥了他一眼:“起来。”
    “主公!”
    “起来!别整这没用的,虚头巴脑的军职爵位,要与不要有何两样?”
    曹昂满不在乎:“一个前将军能带多少兵?我又有多少兵?”
    “一个乡侯才食邑多少户,我手下又有多少人口?”
    许褚只当曹昂在宽慰自己,感动不已。
    几百斤的宝宝,在曹昂面前嗷嗷哭,看得他都起鸡皮疙瘩。
    文书被贴在许都四处,广而告之。
    之前,士人们猛烈抨击曹昂,百姓们还被忽悠上了。
    可这文书一出,许都内舆论登时颠倒!
    在百姓眼中,曹昂打的胜仗是实实在在的,回许都平叛乱是大家看在眼里的。
    结果你们说他部将砍了个宦官,就给他扣上了董卓的帽子。
    “什么狗屁董卓之风,他们就是想夺曹公子的权!”
    “搞不好,这帮人就是叛贼?”
    “可恶啊,这世道好人难做,这帮奸贼迫害国之名将!”
    “那些个书生没一个好东西!”
    消息传回尚书台。
    董承等人,欣喜若狂。
    “还有这样的好事!?”
    荀彧得信,脸色狂变,撇下手上的事就往外跑。
    董承一步跨出,将其拦阻:“荀文若,你要去何处。”
    “自是挽留大公子!”
    “你要做曹家的狗吗!?”董承气急败坏。
    荀彧眼神一怒,继而冷笑起来:
    “糊涂至极!”
    “异想天开!”
    “大公子便是辞去军职,你们动得了他半分权力?”
    “若是诸军震动,谁还在外御敌!?”
    董承反问:“御敌?都是汉家臣,哪来的敌?”
    “天真!”
    荀彧冷漠挥袖,将其推开:“董公,记住我今日的话,这一点甜头,可能会让你们万劫不复!”
    “你!”董承眼神阴沉下去,冷哼一声。
    荀彧徒步跑到曹昂府前。
    气喘吁吁。
    却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
    他望着那人,眼神渐渐黯淡下去,叹了一口气便转身离开。
    “看到我就这么让你难过么?”郭嘉耸了耸肩。
    “大公子将你安排在这,我心里便有数了。”荀彧摇了摇头。
    “行吧,那你走吧。”郭嘉无奈,往嘴里灌了一口酒。
    荀彧往前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奉孝历来多谋,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吗?”
    “在你面前,我可不敢提多谋。”郭嘉连连摇头:“不过,我这有个故事,你可愿听?”
    荀彧站直了身子,又冲他拱手一揖。
    “我随主公行军,曾在野外遇见过狼。”
    “当狼向我逼近时,我可以设法防守;当狼向后退却时,说明它心生畏惧,我可以敲响锣鼓惊走它。”
    “要是我碰到老虎,它前进时我腿软走不动,它后退时我害怕到不敢动。”
    “如果它还狡诈的跟我玩起了突袭,那我更是只能等死了。”
    听完这个故事,荀彧神情一滞。
    许久,他叹息问道:“你没有同行者吗?”
    “我没有,你有啊。”郭嘉笑了起来。
    荀彧摇了摇头:“那算不得同行者。”
    “那不是更好吗?”郭嘉又灌了一口酒:“刚好用他来喂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