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

第167章 诸将请辞:我等曹氏臣!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郭嘉在旁,看得发笑。
    “他倒是打的好算盘。”
    “公子自家掏钱,赏赐诸将,好人却要让给他人做。”
    “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哎!”荀彧叹气,连连摆手:“莫提!”
    隔着城墙,便可听到城外步声、蹄声连绵阵阵,如鼓捶齐落,甚是威风。
    吕范尚在城内,见天子一行来,即刻率众来迎。
    吴硕笑道:“他还是知道一些礼数的。”
    吕范还没开口,董承便先开口:“听闻曹公子在城外行阅兵、封赏事宜?”
    吕范点头:“正是。”
    董承笑道:“诸将士为国家建功,陛下甚是欣慰,有意亲自临军抚慰诸军,想来能使士气更振。”
    吕范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卫将军说笑了!此军是我主之军,我主已解军职,不过一豪强而已,陛下哪能代替豪强行事呢?”
    吴硕立即接过话头:“曹公子虽解军职,但军中诸将尤是天子之臣。”
    “那是之前了。”吕范冲身后一挥手:“把东西抬上来!”
    “是!”
    诸军举托盘上前。
    这些军士,都是诸将随身亲卫。
    托盘之上,赫然放着的便是天子所赐印绶!
    董承脸色一变,天子察觉动静不对,亦掀开车帘,见此惊道:“这是作甚?”
    “陛下!”
    领头那名军士先开口:“张佑维愿辞去一应军职、爵位,印绶在此,归还陛下!”
    其余人亦陆续上前:“魏文长愿辞去一应军职、爵……”
    诸臣目瞪口呆。
    天子脸色稚嫩,此刻却青红一片。
    坐在銮驾内,身躯发抖!
    全体请辞!
    还特意挑了个这么场合,做给天下人看!
    诸将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老子宁愿不要你的官职爵位,也要跟着曹子修混!
    当众辞印退绶,这等同于当着天下人的面,将天子最大的作用:封官赏爵、给予名号——弃如敝履!
    周围被军士拦着围观的百姓,哄然炸开了锅:
    “我的天啊,一个个都是金印紫绶的超品啊!”
    “废话,这些将军都是封了侯的,可不是超品么?”
    “哎,我等此生难求,他们却弃如敝履。”
    “这些都是功勋之将,追随曹公子立下许多战功的,想来是前番事让他们心有不甘。”
    “天子既然重宦官而轻功臣,当有今日!”
    “都是某些亲近天子之人,多有谗言,迷惑了天子……”
    议论之声虽小,但许多夹杂在一块,便如经文一般,萦绕天子耳边。
    如刮脸皮的刀一般!
    “陛下勿扰。”常侍张艾扶车进言:“彼辈即将离许,此刻辞去军职,对我们并无坏处。空出的职位,恰好可以用来笼络他人。”
    董承则向吕范发难:“曹公子无军职在身,诸将亦成草民,他们又凭什么阅城外数万之众!?”
    吕范轻笑一声:“这是我家私兵部曲,我家主领家将阅家兵,还需卫将军点头不成?”
    董承厉声道:“数万家兵?!自古未闻,曹子修想做什么?”
    “难道家大了也是错么?”吕范摊了摊手,满不在乎道:“数万家兵算什么?卫将军且听好了,我主部曲跨荆、豫、扬、徐四州,驻南阳、汝南、庐江、沛国、广陵、下邳、彭城、东海、琅琊九郡。”
    “我主之财,富比国库;我主之粮,可养数百万民。”
    “只要我主愿意,莫说这数万家兵,便是起十万、二十万家兵,也绝非难事。”
    “卫将军要是不高兴,可以委派郡守、县令,去打击如此豪强吧!”
    说完,吕范拱手一揖:“曹主家臣吕子衡,告辞!”
    领诸军,拂袖而去。
    “你!”董承大怒,就要追上。
    一口刀闪着寒光,落在他面前。
    丁奉脖子一扬:“我主在办家事,外人勿扰!”
    想直接过去是不可能了,众人只能去城门楼上看。
    但见,城门之外,五万大军列成一个又一个方阵,甚是壮观。
    五万人,千人一阵,形成二十五个对阵。
    这五万人,是不包括北军和虎贲羽林的,只是曹昂此番带回来的部队。
    就这,还沿途留下了不少人放在徐州、沛国。
    曹昂一袭黑袍、跨马扶刀,巡于军阵中央。
    如此庞然大阵,他的声音不可能每个人都听见,唯有走到一处处对阵中央。
    在对阵前列,立着的是诸军校尉、中郎将、将军。
    “诸位自随我来,挫刘表、破袁术、吞庐江、退孙策、进取徐州。”
    “我曹昂能立名于世,使天下人闻我锋刃而惧!”
    曹昂走到阵势尽头,豁然拔刀出鞘,面向诸军,环刀一揖:“全赖诸君力助!”
    哗哗——
    远处的虽听不见,但各军早有操练。
    校场之上,五万人悉数单膝跪地。
    烟尘激荡,逆风上扬。
    天地一片苍黄中,但闻雄壮之声,如排山倒海:
    “愿随主公,鞭挞天下!”
    城楼看客,无不变色。
    曹昂壮声复起,再度大喝:“诸君效力建功,自当赏赐!”
    后方,一辆辆车被推了出来。
    跟在曹昂身后,再次向阵另一头而去。
    车上,满载黄金、钱币!
    “凡随我征战者,不论功勋,活着走到现在的,不论品级,皆赏钱五千!”
    曹昂的声音传到极限后,军阵连接处立即有人帮忙传话。
    偌大军阵,一片接一片沸腾、欢呼起来!
    推车之上,黄金钱币倾泻而下,由每阵将校负责发放。
    曹昂走马所过处,阵前黄金钱财堆积如山。
    每走过一阵,军士们便海呼不止:
    “谢主公恩赏!”
    马走依旧、声依旧:
    “自南阳相随者,额外赏钱三千!”
    “自汝南、沛国、庐江相随者,额外赏钱两千!”
    “其余有斩首、截获之功者,皆另取赏赐!”
    当车上金钱倾泻下时,这一阵人便在呼啸中起身:“谢主公恩赏!”
    “职务高低,全凭军功。”
    “凡因战负伤者,余生我养!”
    “凡屯长以上,父母妻儿,皆由我养!”
    “凡曲侯以上,住宅府邸,皆由我造!”
    军阵又起,吼声更响:“主公仁义!”
    “自今日起,我军严格执行以下军制:
    以两千人为一校,任校尉一人,统领各部;
    以万人为一师,任中郎将一人,统领五校;
    以数师为一军,由正号将军为帅,统领全军。
    另,校设顾军司马、师设参军、军设军师,负责政务、参谋、辅佐职责,俸稍次主将一等;
    凡我军校尉,俸禄与两千石等同;
    凡我军中郎将,俸禄与中两千石等同;
    凡我军正职将军,俸禄与万石等同!”
    立在阵前,诸多将校,无不眼光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