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

第201章 玄德辟子龙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除了逃往颍川外,流民还有两个重要去处:去河北张杨处、去成皋令狐邵处。
    为何不往西出函谷关?
    那里早已被李郭糟蹋了,许多人便是从函谷关以西逃出来的,去那哪有活路!?
    而去河北,张杨固然心善,但治内能力有限,接济流民很困难。
    逃往成皋虎牢关一线,便成了最近最安全的。
    而令狐邵也非常积极,其人广设粥篷,给百姓提供食物。
    奈何,成皋与虎牢关各处府库有限,很快便达到极限。
    “停下吧。”郝昭无奈:“我们能力不足,流民太多了,这样下去府库吃不消。”
    令狐邵不忍,且叹道:“决胜于民心,长远来看,是比战场获胜更有利的。”
    “我们已经尽力了。”郝昭如是道。
    他怔然无言,许久点头:“是啊,我们已经尽力了。”
    这时,夏侯竹跑了过来,声音激动:“夫人在颍川捐出了主公所有私库之钱,用来就近购粮收留灾民。”
    “第一批粮,已到了虎牢关以东!”
    令狐邵和郝昭俱是一震。
    前者忽然激动起来,猛地一巴掌拍向桌案:“如此气度,可称天下主!”
    其人正衣冠,往虎牢关外,俯身迎粮!
    粮到时,成皋一带,呼声震天。
    黄河对岸。
    望着艰难渡河的流民潮,张杨叹息。
    其部将杨丑道:“李郭大恶,也有袁氏的一份!”
    在张杨内部,有亲袁派,也有亲曹操派。
    而这杨丑,就是典型的亲曹派。
    “袁公远在河北,李郭乱来,与他何干?”
    亲袁派的眭固冷哼一声。
    杨丑当即反驳:“若不是他相召,李郭哪会再现关东呢?”
    “曹氏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没法洗白,眭固便去踩曹氏父子:“曹孟德为人不需解释,昔日他在徐州也是屠过城的。”
    “边让当世大儒,天下名士,说杀便让他杀了。”
    “至于他儿子曹子修……”
    杨丑发笑:“曹公子怎么了?是杀名士了,还是屠大族或百姓了?”
    “这些事暂时未做,但他劫人妻子的事可做的不少!”眭固嗤笑,道:“你以为他便干净么?”
    杨丑当即反驳:“他可曾夺过自己人的妻子?至于抢敌人的,女人本与财宝、地盘无异,有能者夺之!有何不可?”
    眭固不屑:“可见其人德行上限了。”
    就在两人争论时,骤闻对岸呼声震天。
    不一会儿,争相爬上渡船的难民又纷纷回头,往成皋方向而去。
    张杨猛然起身:“怎么回事?”
    “将军!”
    一人驾快舟至,跳上岸来:“江那边传来消息:曹公子倾尽私库钱财,用来买粮,收养流民!”
    张杨震愕原地。
    杨丑对眭固道:“还用比么?”
    眭固面色不好看,冷哼别过身去:“袁公在河北待民之善,世所共知。”
    “河南之民,横遭此劫,本就因曹子修而起。”
    杨丑气笑了:“这又是哪来的歪道理?”
    “曹子修退不断李郭,又死扼两关,将李郭封在河南之地。这祸患还不是因他而起?”眭固道。
    “荒谬之论!”杨丑怒斥:“迎李郭的袁氏有德,以关抗李郭的曹公子反而有错了?”
    “好了!”
    张杨喝止了两人的争吵:“不要再争了,输赢才是一切。”
    “只希望……火能晚一些烧到河内来吧!”
    见张杨说到重点,眭固即刻道:“将军背依袁公,前是河南,当速发兵助李郭二将破曹。则河南早定,何尝不是一件功绩呢?”
    “李郭大恶,将军素善,岂能助纣为虐?”杨丑高声反驳:“我看应发兵策应曹公子,背击李郭!”
    “笑话!曹子修自己都固守轘辕不出,策应他有用?!”
    两人再度掐了起来。
    张杨内部便是如此,正在剧烈摇摆——
    家在并州冀州的人,他们心向袁氏;
    家在黄河以南的,则心向曹氏。
    张杨本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暂且按兵不动,坐观局势!
    兖州。
    河南战讯,接连传至。
    曹操看过后,便将其放在一旁。
    在得知儿子捐粮接纳流民时,他笑了,吩咐身边人:“去封信给夫人,就说从私库取走一半钱,偷偷转到子修府邸。”
    “我不太能理解。”曹仁忍不住道。
    “哪里不解?”曹操问。
    “如今天下,流民是收不干净的,哪一地没有呢?”曹仁摇头:“子修的仁慈是没有太多意义的,何必为此徒废钱粮?”
    “看不到意义,是因为你是个纯粹的武人啊!”
    曹操笑了,拢袖起身:“我问你,这天下是谁的天下?”
    曹仁沉吟片刻,回答:“虽然支离破碎,但还是汉室的天下。”
    “是,还是汉室的天下。”
    曹操点头,道:“我是不必说的,如果没有天子、没有朝廷,哪能自立门庭为天下正宗,兵讨各处,引得诸士来投呢?”
    “益州之刘璋、荆州之刘表,他们嘴上也是尊奉汉室的,自身亦是宗亲,他们立着的旗依旧是汉旗。”
    “孙策,你可以瞧得见的,此子在脱离袁术后,在江东立足便颇为艰难了,只能靠武勇慑服众人。”
    “公孙伯圭,之前何等威风?可他斩了刘虞、撇了汉使,视汉室如无物,付出的代价是相当惨重的。”
    “天下各路人马,唯有一姓可枉顾汉室,你可知是谁?”
    曹仁不假思索:“袁氏!”
    “是的,袁氏。”曹操点头,面有羡慕色:“袁氏凭四世……不,如今是五世了。”
    “他们凭五世之德,称天下仲姓!袁术先前堂而皇之的要称帝,竟然有人会支持。”
    “而袁绍也曾有废立之言,拥护者也甚众。”
    “其人单凭袁氏这面大旗,便能尽得河北之士去投,这是他家五世累积之功。”
    “即便如此,天下仲姓的袁氏,在袁术惨败后,明面上还是不敢背离汉室而独存。”
    “如今,却有一人,光明正大的脱离了汉室束缚,而拥土地、人民、兵马,你可又知?”
    曹仁面色复杂:“子修!”
    “是!是子修!”
    曹操用力点头,脸上神情既自豪、又担忧。
    “子修凭一己之力,便决然离数百年之汉德、敌袁氏五代之功。”
    “我问你,他要独自立足于世,得世人认可,又该树起一面什么旗来呢?”
    曹仁凝思苦想:“曹?”
    “曹?”
    曹操嗤笑,连连摇头:“不行不行!差得远了!我们曹家不够资格!”
    “直到如今,天下骂我等阉丑之后的依旧不少。”
    “更何况,他老爹我,都还要依靠汉室呢。”
    “我曹家之德,不足以让他自立门户!”
    “子修需要的,不只是一场胜仗,而是一面大旗,能让他立足于此世的大旗。”
    “天下仲姓的袁氏犯错失德,便是他最好的机会!”
    曹仁目光一振,豁然明朗!
    黄河以北,常山郡,真定县。
    一名身穿干练白袍的青年男子,正熟练的舞着一口枪。
    他的枪法极为迅捷,舞动时枪头白光闪烁,宛如摇树齐坠的梨花。
    忽然,他耳朵一动,捕捉到有人靠近,两条胳膊猛地一抖,将枪送了出去。
    砰!
    面前,是一个包裹铁皮的实心木人。
    银枪震出,将铁皮和木人一同洞穿。
    啪啪!
    抚掌声中,粗犷的笑声响起:“子龙的枪法,比起数年前又精进许多啊!俺这口蛇矛都要吃不住了!”
    青年男子,也就是夏侯竹口中的赵云赵子龙了。
    他转过身,笑道:“翼德兄过誉了。”
    三人入门,正是刘关张一行。
    互相施礼后,赵云将几人请上院中茶桌。
    赵云出身平凡,院中唯一草亭、一木桌而已。
    “玄德公不是正在与张燕交战么?”赵云斟好茶水,问道:“怎有时间来我这?”
    刘备抿了一口茶,道:“张燕狡猾,见骑兵斗不过我等,便将人马退入山中。”
    “我想,子龙是常山本地人,熟悉地形,所以再来邀你相助。”
    “希望子龙能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