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以作品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历史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而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龙的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古龙的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意境开阔、深沉。
就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武侠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
金庸武侠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
古龙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境、经历有关。
谈到情节,古龙武侠也和梁羽生、金庸有明显不同。三位大家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梁羽生武侠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
金 武侠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示,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主干巍峨,枚叶繁茂,宠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
古龙武侠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缜密无隙又让人口服心折。古龙武侠的情节营构的确堪称一绝。
至于武功描写,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风格。梁羽生武侠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几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单调。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这里所写的“飞刀”,已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人格,伟大的精神,即叶飞老师李寻欢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功”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环境,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丝毫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 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武功”还表现出一种境界——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敌手的体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敌手武功的弱点。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所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状态中,战斗者已成为“无意识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为观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对面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战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威力,一击之下,毁灭敌手。正因为古龙“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古龙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梁羽生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古龙的语言句式短,句法多变,简洁、俐落、洒脱。文章随意挥洒、虎虎有生气,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违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度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又诙谐幽默、妙语解颐,挥洒肆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的绝顶人物!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逞才离藻,笑傲“江湖”,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的武林怪杰。
梁羽生写的是一群神,
古龙写的是一群妖,
只有金庸写的是一群人。
金庸是文风厚实,大气磅礴
梁羽生的是琴棋书画,舞文弄墨
古龙是剑走偏锋,奇诡异凡
古龙的誉满天下,创作始终秉承“求新求变”的宗旨,在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以超凡的想后期被病魔缠身的古龙象力、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意识,突破前人窠臼,赋予武侠新的生命,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上。
而梁羽生则是新派武侠的开山祖师,自然可与纯文学相媲美,在当时也是非同凡响;且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
金庸的却已逐渐为西方读者所接受。并分为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之名。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所有新修版本均已完成,并结集出版]。楚辉来到万梅山庄后,特意选择了一处靠近西门吹雪平日练剑的树林中,将装载着孙秀青的檀木棺材入土。
楚辉站在墓前,想起了欧阳情。可与欧阳情相比,孙秀青的墓,或许只有他才会来祭奠。叶孤城对她无情,不会来;西门吹雪认为她不配用剑,不会来;峨嵋派的人恨她杀同门,不会来;她葬在这里,能够来看她的人,只有楚辉。也只有楚辉,明白这真正的一切。
逝者已矣。
——孙秀青,你现在已经解脱了。
楚辉感到有些头痛。近几日,西门吹雪与叶孤城他们夜晚的对弈,让楚辉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冰冷的事实:西门吹雪与叶孤城,他们终有一日会为对决,这是他们的命运。
黑夜掩盖了楚辉的笑容,抑或是楚辉没有在笑。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现在无法对决,他们的杀意都在棋盘上突显出来。
楚辉手握叶孤城的剑。怎样的人有怎样的剑。
——我怎样才能以第三方的身份介入棋盘上的杀局?
楚辉转身,远去。
——当个苦情后花天酒地的浪子,或许能够让他们……
楚辉打算去万梅山庄的地下酒窖,喝西门吹雪的陈年佳酿。
——他不喝酒,却酿酒。
楚辉不打算让陆小凤再喝到西门吹雪酿的醇酒。
翌日。
叶孤城清晨醒来,去找楚辉练剑,却未见楚辉人影。寻至西门吹雪练剑之地,也未寻得楚辉。
“可见过楚辉?”叶孤城左手拿着楚辉的大剑,问道。
“未曾。”西门吹雪说道。
叶孤城和西门吹雪坐在亭内,叫来了管家。
“他究竟去了何处?”西门吹雪问。
年迈的管家回答:“昨夜,楚公子去庄主练剑的后山,带着纸钱,应该是去祭奠孙姑娘,之后再不曾遇见。”
一个下人匆匆来禀报管家:“酒窖被人打开,楚公子在酒窖内。”
“把楚辉带过来。”西门吹雪不悦地说道。他和叶孤城都很意外楚辉会贪恋女色,借酒消愁。
当楚辉在他的房间中醒来的时候,意识不清的他笑着对眼前的人打招呼:“早啊,两位。”
“楚辉。”西门吹雪拿着一碗醒酒汤药,对着楚辉的嘴,强硬地灌了下去。
“咕噜咕噜”,西门吹雪不容楚辉挣扎与反抗。楚辉被迫灌下汤药后,片刻,他的头疼消失得无影无踪。
——西门吹雪,亏我还觉得你是冷面热心……
楚辉艰难地起身,开始进行他的计划,学着陆小凤的模样,笑着请求西门吹雪:“让我喝你的酒,如此地绝世佳酿……常年埋于地下,甚是可惜!”他站起的瞬间,晕眩之感还未消退,人有些不稳,拉住了西门吹雪的衣袖。
西门吹雪用他大而有力的手,握住了楚辉的肩膀,声音冰冷:“你,不许喝酒。”他绝不能让楚辉颓废而耽误练剑。
楚辉用力挣开西门吹雪,手搭在四方桌的一角,胃很不舒服,却笑着反驳:“享受美酒和美人是人生一大幸事。”
西门吹雪怒目而视。
叶孤城,比西门吹雪世故许多,他只是眉头微皱,对楚辉说道:“你答应将西方剑术教授于我。”
——看来,我接下来要当许久的花心浪子。这个……要是现在能够向陆小凤或者那个死骚包讨教该多好……
楚辉因为要遵守承若,脸上的笑容中难得出现了纠结。
叶孤城走到楚辉的面前,只说了一字:“走。”他在转身的时候,看向西门吹雪。
高手之间,自然有多多少少的默契。而西门吹雪与叶孤城之间的默契,能够比得上多年的老友。
西门吹雪见楚辉不得不遵循承诺而跟随叶孤城出去,也跟了上去。
叶孤城在后山之中,与楚辉,相对而立。
西门吹雪见楚辉走到叶孤城的身边,让叶孤城的双手搭在大剑的剑柄上,把基本的握法告诉叶孤城,他走到叶孤城的背后,双手握住了叶孤城的双手。
调整完姿势后,酒醉后仍然些许头疼的楚辉对叶孤城说道:“你的右手静脉已断,但能双手握住剑。握剑时,你的利手是你的左手,右手可以握住剑柄后部。当然,你可以随时调整。”楚辉松手。
等叶孤城调整好握剑的手法,楚辉看着他斜跨出一步的脚,和微屈的膝盖,感慨:“不愧是叶孤城,天赋惊人。”
楚辉再一次握住叶孤城的双手,一发力,将剑柄移至他的腰部下方,说道:“起势动作与东方之间不同,相信你在之前也看到过,这是最普遍的动作,剑身朝斜上,剑尖直指对手脸部方向。现在,你必须习惯利用左手和左边的身体。我学到的剑法并不像你学过的剑法,是分左右,注重侧边的交替,而不是左右手都可完成的东方剑法。”
楚辉握住他的手,示范了几遍,然后继续讲解另外几种起势动作。
叶孤城试了几次之后,声音藏不住他的惊喜:“西方剑法,确有新奇之处。”他明白了为何楚辉说他可以通过学习西方剑法,快速地让他的左手能够出剑。
双手大剑,在西方中的剑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有相当高的对战能力,以手臂肌肉的力量,以及剑身强弱两面的不同,通过手的侧重不同,进行马上作战,这是东方剑法所没有的优点。而且,西方剑法并没有固定的招数或者套路,以叶孤城的资质,他可以在短时间内上手。
楚辉头有些晕眩,对叶孤城说道:“先练习几日。正好有闲暇去外面逛青楼……”他摸着头,随意地说道。
叶孤城握住大剑的力量变大,他看向西门吹雪。
西门吹雪接收到叶孤城的眼神,拿着剑拦住了楚辉的去路:“你,不能走。我也需习西方之剑,待西方之剑铸成,你亦教授于我。”
——真不错啊……他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西方剑术……
仍然有些头痛的楚辉笑着问道:“你有图纸?铸造西方之剑,极其困难。”
——没有图纸,东方匠师不可能知道原料配比和西方之剑各部分的比重……
楚辉曾经看见过大剑的图纸,有很深刻的印象。
“听你如此一说,你知道铸剑之法?”西门吹雪盯着捂住脑袋还在慵懒浅笑的楚辉。
——谁知道能不能成功……能成功也要很久,正好可以延长时间。
楚辉点头,笑着说道:“以前看见过,不知有没有铸剑匠师愿意耗铜铁打造?”
“有。”西门吹雪直视楚辉,眼中充满期待。
正当叶孤城在练剑,楚辉跟着西门吹雪来到书房。
对着笔墨纸砚,楚辉觉得头更加疼痛,他担不起西门吹雪为他研的墨。
楚辉拿起笔,一笔在宣纸上划过,粗如臂膀的线条,和水晕染开的痕迹……楚辉还处于文盲的水平。
“西门,你绘画如何?”楚辉抬头问站在一旁研墨的西门吹雪。
“尚可。”西门吹雪说道。
这次,楚辉研墨,西门吹雪按照楚辉所述,绘制图纸。
眼看着西门吹雪绘出大剑的外形,楚辉不得不佩服西门吹雪,赞叹:“你的剑很好,书画造诣也很高。”
“叶孤城也是。”西门吹雪见楚辉佩服到五体投地的模样,嘴角小小地扬起一个弧度。
仔细察看图纸的楚辉,在检查一遍剑体没有问题后,开始详细地介绍大剑的材质、长宽厚度,剑刃特点,重量分布等等指标参数。
西门吹雪听着,如实地记录下来,只是许多现代的语句,他并不知晓,频频问楚辉。
楚辉凑近,手指着剑的各个部位,详细地解释。
西门吹雪理解后,一一详细记录注解。
煞风景的是,宣纸上墨迹一直未干,而楚辉的头发因他低头的讲解,落在了纸上,他一抬头,墨迹在纸上斑驳可见。
楚辉笑得十分尴尬。
——最近我怎么这么倒霉……
他毁了一张西门吹雪绘制一个时辰的图纸。
西门吹雪难得看到笑容中夹带着窘态的楚辉,面无表情地说道:“无碍,再绘一幅便可。”他拿出纯白色的布,擦去与楚辉头发颜色一致的黑墨。
楚辉再一次感慨西门吹雪的细致,他用他的擦剑布,像是擦着剑一般,擦着他的头发,一缕一缕,轻柔而缓慢。
西门吹雪擦完,拿起墨迹斑驳的图纸,问楚辉:“剑上的标记?”
“是刻印”楚辉说道,“这是我师父的刻印,他不用,现在是我的。我们每一个用大剑的,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刻印。若是死去,以大剑为墓碑。”
“如此,刻印要改一个。”西门吹雪说道。
“若是你——”楚辉拿起笔,勉强画出了一个 “迪妮莎”的刻印——十字,代表霸气、无人可及的力量。然后他又想到叶孤城,又画了一个“米里雅”的刻印——鹰之翅膀,鹰代表叶孤城的轻功,翅膀代表他的自由。
“有何意义?”西门吹雪见楚辉几番思索后落笔,问道。
楚辉将他想到的两位女战士和刻印代表的含义告诉西门吹雪。
西门吹雪注视着楚辉,认真地说道:“你认为我比叶孤城更强?”
——西门怎么想到了这点?
楚辉笑着回答:“我比你们的实力弱了许多,不知你们的强弱。”他顿了顿,继续说,“不过,我知道你和他的剑法尚未大成。”
——按照原著,你会绝情弃剑,人剑合一,达到古龙所谓剑的最高境界。但是……
楚辉认为,他和孙秀青都对西门吹雪有所亏欠。
“学西方之剑正是一个契机。”西门吹雪看着手中的图纸,“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
楚辉笑出了声,说道:“境界是什么?是一种自我不满足的感觉,一种无止境对强者的追求,一种想要观看截然不同世界的欲求。”他揉着因为宿醉持续疼痛的脑袋,“我的师父说过,剑就是剑,不是你,不是我,只是剑,一种寄托,一种信念。”
西门吹雪却说道:“这是前辈的剑道,不是我的。”
——哈哈!伊斯力你也被人叫前辈了。
楚辉想起伊斯力银发美男子的模样,不禁坐着大笑。
西门吹雪问:“为何而笑?”
“如雪苍白的衣服、剑锋、侧脸和寂寞,我可不喜欢你的剑道。”楚辉笑着说道,“我一直觉得陆小凤的‘灵犀一指’比你和叶孤城都厉害。”
——这可是事实,他接住了你的剑。
楚辉觉得头有些晕,随意地对西门吹雪说道:“告辞。”他回房休息去。
西门吹雪见楚辉走路不稳,扶着他回去。
——一个可与我匹敌之人,难求;一个可以令我变强的对手,更加难求。
西门吹雪认定楚辉会是那个让他不断提升境界的人。
</p>